由棘球绦虫的幼虫(棘球蚴)寄生脏器引起的人兽共患病。又称包虫病。临床上以压迫症状为主要表现。呈全球性分布,以牧区为多见。
病原学
棘球绦虫有四种,即细粒棘球绦虫(Echinococcus granulosus)、多房棘球绦虫(Echinococcus multilocularis)、福氏棘球绦虫和少节棘球绦虫。在分类学上属绦虫纲,圆叶目,带绦虫科,棘球绦虫属,为体型最小的绦虫。成虫长仅数毫米,链体包含未成熟节片、成熟节片及孕节各一片。寄生于终寄主狗、狼、狐等犬科动物小肠内。孕节脱落,随寄主粪便排出,破裂后虫卵散出,污染家畜的皮毛、牧场、畜食、土壤、水源等。有蹄动物(牛、山羊、绵羊、猪)和人等中间寄主食入虫卵污染的牧草、食物或饮受污染的水即可受染。人在被污染的草地上坐卧、屠宰、接羔、挤奶、剪毛或抚弄家畜时亦可受染。污染有虫卵的皮毛未经适当处理即外运,可将包虫感染传播到流行区外。虫卵被中间寄主吞食后,六钩蚴于胃、十二指肠内孵出,钻入肠壁,随血流入肝,发育为棘球蚴,此时可进一步形成肝包虫囊肿。细粒棘球绦虫的幼虫为单房型,囊状,充满液体。多房棘球绦虫的幼虫称多房棘球蚴,又称泡球蚴,由无数小囊泡构成。少节棘球绦虫和福氏棘球绦虫的幼虫亦为多囊型,囊内有多数育囊及原头节。少数六钩蚴经肝入肺,甚至经肺入体循环,到达远处器官,这种情况多见于细粒棘球绦虫。细粒棘球蚴在器官内生长,压迫周围组织;多房棘球蚴还能向囊外生长小囊泡,小囊泡可随血流或经淋巴途径转移到其他器官(如肺或脑)。若棘球蚴寄生于脑、心、肾等重要脏器,则后果严重;若囊肿破裂,囊液溢出,可致严重的过敏反应。原头节逸出,可致他处继发性囊肿。若中间寄主(如牛、绵羊、山羊)感染包虫囊肿的脏器被终寄主(如狗、狼等)吞食,育囊中的原头节即在后者的小肠内发育成为成虫。
细粒棘球绦虫
几呈世界性分布,在中国遍及西北、西南、华北和东北。终寄主以犬科动物为主;中间寄主为绵羊、山羊、牛、猪、若干灵长类动物及人。幼虫——棘球蚴为囊状,小者如豌豆,大者直径10余厘米。囊内充满囊液,囊壁分两层。外层为角质层,由生发层细胞分泌而成。内层为生发层(胚膜),内层内面向内生出许多育囊(生发囊)和原头节。囊状虫蚴之外还有由寄主组织反应构成的囊状结构。育囊的生发层又分泌角质层而形成子囊,子囊往往浮游于母囊囊液中,子囊的生发层又可生出许多原头节及育囊,从而形成孙囊。原头节、育囊及子囊均可自生发层脱落而悬浮于囊液中。这样的棘球蚴称为单房性棘球蚴。一般情况下,一个寄主体内只见一个包虫囊,若囊肿破裂,原头节逸出,可于他处生长发育成继发性囊肿,如肝脏包虫囊肿破裂,囊液进入腹腔,可致过敏性休克,原头节进入腹腔,可致多发性棘球蚴病。
多房棘球绦虫
分布较局限,见于北美、欧、亚三洲的冻土带或寒冷地区,中国在青海、宁夏、甘肃、新疆、四川西部、西藏、内蒙古和黑龙江等省(区)发现。终寄主以狐、狗、狼、猫为主。中间寄主为啮齿动物和人。传染途径同细粒棘球绦虫。原发病灶几乎全在肝脏,其他部位的病灶多自肝脏转移而来。幼虫称为多房性棘球蚴(或泡球蚴),质硬似软骨,直径1~3毫米不等。由无数形状不规则的小囊泡集合而成。小囊泡内充满胶状物而无囊液。无完整的被膜,与宿主组织界限不清,可向周围组织增殖浸润。囊泡可向外突出,生成子囊泡。受累脏器组织内散在无数大小不等的囊泡。泡球蚴组织脱落后,可经血液及淋巴液迁徙到肺、脑、脾、肾、心等部位。人不是本绦虫适宜的中间寄主,囊泡中常无原头节。在适宜的中间寄主体内可形成一个巨大的泡球蚴块,由多数小囊泡组成,内含原头节。
临床表现
囊型包虫病由细粒棘球绦虫的幼虫引起,呈慢性病程,感染后往往无症状。肝包虫病的包块常在体检或无意中发现,包块光滑呈囊性感。肺包虫病可仅有微咳,多在X射线检查时发现。脑包虫病可有颅内压增高、癫痫、偏瘫等症状。泡型包虫病由多房棘球绦虫的幼虫引起,仅累及肝脏,临床上类似肝癌,可有上腹部肿块、腹痛、黄疸等,也可转移至肺和脑部,引起相应症状。
诊断
免疫学检查、间接血凝试验对诊断有价值。检测血清循环抗原对早期诊断及考核疗效有一定价值。
治疗
手术治疗是首先选择,但经皮穿刺—抽吸—注射—再抽吸疗法对囊型肝包虫病有良效。阿苯达唑治疗泡型包虫病也取得良好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