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体经口或鼻误吸落入喉、气管、支气管而引起气道部分或完全阻塞。儿童常见的耳鼻咽喉科急诊,多发生在5岁以下,1~3岁较常见,偶见于成年人。分为内源性异物和外源性异物两类。
病因
内源性异物
支气管黏膜炎症或其他原因导致喉、气管、支气管内产生伪膜、脓痂、干酪样、坏死物质、血凝块及痰栓等不能排除而堵塞气道。
外源性异物
包括:
①小孩牙齿发育及咀嚼功能不完善,咽喉反射不健全,不能将坚果类食物如瓜子、花生等嚼碎;3岁以下的孩子好奇心强,喜欢将小物体或小玩具含在嘴里玩耍,当大笑、哭闹、蹦跳、跌倒时,很容易将其误吸入呼吸道。
②照护者安全意识不强,在孩子哭闹、玩耍、游戏时喂食物,或吃饭时指责、训斥、打骂孩子,或让孩子躺着吃东西,均可造成异物吸入呼吸道。
③照护者年龄较大时,由于视力原因不能及时发现饮食中的骨头,1岁以内孩子常因为喝肉粥误吸入呼吸道。
④鼻腔异物在钳取不当时,落入气道内。
⑤在进行口腔操作时,针头、棉签等脱落而误吸入气道。
⑥昏迷、全麻、睡眠等状态的患者,由于吞咽功能不全、咳嗽反射弱,易将呕吐物、义齿或孩子已松动的牙齿误吸入气道。
常见的异物种类
按标本类型可分为食物类和非食物类。按异物的性质分为:
①植物类。瓜子、花生、豆类、苍耳子、树叶等,占呼吸道异物的80%以上。
②动物类。鸡骨头、鸭骨头、鱼片、鳝鱼骨头、牙齿等。
③金属类。大头针、钢钉、钨丝灯泡、拉链、金耳环、金属片等。
④化学类:塑料口哨、塑料玩具、塑料包装纸、锡皮纸等。
⑤其他类。无法列入上述四类中,如石头。
异物停留的部位
与异物的性质、形状、大小、轻重及喉、气管、支气管解剖特点等有关。
①喉。当不规则、尖锐或有棱角的异物如动物骨片、金属异物等呛入时,异物多停留在声门、声门下。
②气管。较大而圆润的异物,如较大的花生、瓜子等常在气管内随着呼吸上下活动。
③支气管。较小的异物容易落入两侧支气管,由于右侧支气管与主气管纵轴的延长线之间形成的角度小且管腔短粗,异物更容易落入右侧,当咳嗽时,右侧异物活动又可落入左侧。
临床表现
症状与体征一般分为四期。
①异物进入期。当异物误吸通过声门时可导致剧烈呛咳,异物较大可出现憋气甚至窒息。
②安静期。异物较小时,经过一阵呛咳后,气道黏膜对异物产生了适应性。这时可出现一个或长或短的无症状期或仅有轻微咳嗽,此时如家长未提供异物史,临床很容易误诊为喉炎、肺炎。
③刺激与炎症期。如果异物一直停留在呼吸道内,可刺激局部黏膜产生炎症反应,尤其是植物性异物如花生、豆类等因含游离脂肪酸,可刺激呼吸道黏膜引起局部充血、肿胀、分泌物增多。
④并发症期。合并感染,轻者表现为支气管炎、肺炎;重者可并发肺脓肿、脓胸、肺不张、肺气肿、气胸、纵膈及皮下气肿,甚至出现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等。
异物停留在喉、气管、支气管内的症状。
①喉异物。异物停留在声门、声门下,易引起喉水肿而出现犬吠样咳嗽及声嘶甚至失声、吸气性呼吸困难、尖锐异物可引起喉痛、吞咽困难等,较大异物可以直接导致窒息。
②气管异物。异物误吸后立即出现阵发性呛咳、面色青紫等,异物较小进入气管,若贴附在气管壁上,症状可暂时缓解,较大而圆润的异物,如花生、瓜子等,常在气管内随着呼吸上下活动,异物可被气流冲到声门而引起拍击声,手置颈部气管前可触到撞击感。异物阻塞部分管腔时可产生哮鸣音。
③支气管异物。早期症状与气管异物相似,异物落入支气管后,刺激减小,若为植物性异物可引起咳嗽、喘鸣、发热等,如双侧支气管异物可引起呼吸困难。
诊断
患者进食时突然出现剧烈呛咳、憋气是诊断的重要依据。对于异物史不详的患者,反复咳嗽、喉鸣,久治不愈者也应高度怀疑呼吸道异物的可能。根据异物吸入病史、症状、体格检查,胸片+胸透检查(必要时可行CT检查),一般可明确诊断,但支气管镜检查是最可靠的诊断方法。
治疗
有危及生命的可能,能自行咳出的机会很少,必须及早取出异物。取出异物的方法有硬管支气管镜取异物(儿科临床应用广泛,通过传统方法或电视显示系统下取异物),直接喉镜取异物、纤维支气管镜取异物(硬管支气管镜无法插入,或小异物处于较深位置硬管支气管镜无法达到)、经气管切开造口取异物(病情紧急,严重的呼吸困难,缺乏内镜设备和技术条件时可考虑此法),开胸进行异物取出(临床较少使用;经内镜或其他方法不能取出,特别是嵌顿性或刺入性支气管壁和肺实质的异物;异物长期滞留,合并支气管扩张、肺脓肿等有开胸指征)。
家庭急救
一旦异物呛入,出现呼吸困难,面色发绀,必须当场紧急处理,以免使患儿出现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危及患儿生命。照护者可采用一些紧急救治措施应对,同时拨打120急救电话。
两种常见的急救方法
背部拍击法。1岁以内的宝宝可采用此法,将患儿骑跨并俯卧于急救者的胳臂上,头低于躯干手握住其下颌固定头部,并将其胳臂放在急救者的大腿上,然后用另一手的掌根部用力拍击患儿两肩胛骨之间的背部4~6次。使呼吸道内压力骤然升高,有助于松动其异物和排出体外。
海姆立克急救法。如果宝宝在2岁以上,能独立站稳,采用海姆立克急救法。取立位,急救者站于患儿身后,用双臂环抱其腰部。一手握拳以拇指侧抵住腹部,位于腹中线脐上远离剑突处,另一手紧握该拳,并用力快速向内、向上冲压6~8次,以此造成人工咳嗽,驱出异物。注意施力方向,防止胸部和腹内脏器损伤。
预防
发生误吸异物是非常危险的,但呼吸道异物大多是人为因素造成,在日常生活中,只要加强防范,此病的发生率会大大减少。
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包括:
①在进餐时保持安静,不讲话,打闹。进餐时细嚼慢咽,吃水果要吐出瓜子和果核。
②婴幼儿不可进食花生米、瓜子、豆类、带壳、带骨食物。
③孩子进食时,大人不要逗孩子说笑、哭闹或打骂孩子,以防食物呛入气管。
④不要边吃边玩,或躺在床上吃东西。
⑤不要让婴幼儿用力吸食果冻,应将果冻捣烂,慢慢喂食。
⑥幼儿哺乳用奶瓶喂奶时,要注意橡皮奶头孔眼不要过大,防止吸奶过急。
⑦给幼儿喂汤类食物时,一定要注意汤中是否有小的骨头。吃面条时不能同时吃鱼,以防鱼刺损伤。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包括:
①教育孩子不要把小物件放在口内玩,纠正小儿口内含物的不良习惯。
②给孩子选择合适的玩具,不要给幼儿玩易拆卸成小块的玩具,包括笔帽、塑料管、纽扣等。
③勿使小儿接触纸片、碎鸡蛋皮等生活垃圾。
④玩气球时,应注意不要让孩子将破碎气球片放在嘴上吸。
⑤教育小学生勿养成咬笔头、笔帽的坏习惯。
⑥注意看好孩子,不要让人给小宝宝喂有危害的东西吃。
⑦不要将花生、瓜子等易误呛异物随意放在小儿能够拿得着的地方。
⑧小孩服药片时应将药片研细再服;不要在小孩哭闹时强行喂药。
⑨家长要起表率作用,不要将螺钉、针等含在口里,以免孩子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