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除导致生长迟缓的因素后,胎儿或婴幼儿迅速接近或回到既定生长轨道上的生长加速现象。
正常生理情况下,胎儿或婴幼儿在既定的轨迹上生长,这种既定的生长轨迹受遗传、营养和环境等多因素调控。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如果受到某些病理因素如营养不良或疾病等影响,会导致生长迟缓,偏离正常的轨迹。一旦去除阻碍因素,则生长加快,并迅速接近或回到原来的生长轨道上。
影响早产儿(小于37周)、低出生体重儿(小于2500千克)及小于胎龄儿(small for gestational age,SGA,出生体重低于同胎龄平均体重第10百分位的新生儿)等实现追赶生长的因素包括胎龄、出生体重、疾病程度、住院期间的营养和出院前的生长状况等。追赶生长不足,可致体格生长和神经系统发育落后;如果营养过剩,追赶生长过快,则增加成年期慢性疾病发生的风险。因此,需要对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及小于胎龄儿等进行合理的营养干预并对家长进行科学育儿的教育,促进适宜的追赶生长,预防各种营养素的缺乏或过剩,这样就既能保证婴幼儿神经系统和体格发育的良好结局,又能有利于其远期健康。
发展历史
20世纪初,就已有人在动物实验中观察到了追赶生长现象。1963年A.普拉德(A.Prader)等研究者在五名儿童的疾病恢复期和恢复后观察到因病理因素导致的生长迟缓在去除这些因素后出现了一种生长加速的现象,从而提出了追赶生长的概念。J.P.G.威廉斯(J.P.G.Williams)等提出的“程序理论”及“轨迹理论”能够部分地从遗传基因的角度解释人体发育过程中身高、体重大致沿一条确定的轨道生长的现象。1987年阿克兰(Ackland)等研究证据显示,追赶生长并不依赖于生长激素分泌的升高,而是受到中枢神经系统的调控。
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等通过生长加速可提升生长水平,缩小与同龄儿童的差距,对体格和心理健康均有长远影响。早产和低出生体重等对脑发育亦有影响。脑发育的关键期为孕期前三个月与生后前两年,儿童早期生长受损可引起认知发育延迟、学习能力差,出生后追赶生长中脑的快速发育可弥补这些缺陷。
随着医学科技的进步和危重患儿监护抢救技术设备的日益成熟,各国早产婴儿的出生率和成活率持续上升,甚至有的是月龄非常小的早产儿。这意味着会有更多的早产儿被抢救活下来继续后续的生活。这使得人们把更多的注意力投向追赶生长的长期结果上。人在生命早期发育阶段的生长方式和营养暴露情况对肥胖、心血管病、骨质疏松及2型糖尿病等代谢性慢性病的重要意义受到高度关注。有大量证据表明,早产和宫内发育迟滞等除了能造成体格发育和认知障碍外,在生命早期如果某个时期营养过剩而生长得太快,也会导致患儿在成年时发生肥胖、心脑血管疾病及2型糖尿病等代谢性慢病的可能性更大。
研究内容
自20世纪90年代至今,追赶生长的主要研究内容有三个方面。
◎从生命全周期的角度考虑追赶生长的问题
由于不利因素本身的性质、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不同,发生的胎龄或年龄不同,出生体重不同,以及患儿所处的营养素环境条件等也可能不同,所以追赶生长出现的时间、出现的显著性指标、速度水平、追赶持续的时间长短、追赶的结局程度、对体格发育及远期健康的影响都会有明显的差异。需要立足于生命全周期,选择恰当的时机给予适宜的营养干预,既满足体格和智力的生长发育的需要,又避免营养过剩和远期成年时代谢性慢病发生的风险。
◎制定营养指南
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在婴儿和儿童期是生长迟缓、感染性疾病和发育落后的高风险人群,是五岁以下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报道,中国已是世界上早产儿最多的国家之一,每年有117万早产儿出生,早产儿数量仅次于印度,为世界第二。另据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新生儿学组2005年流行病学调查发现中国早产儿出生率为7.76%。2002年美国以体重计宫外生长发育迟缓发生率为28%,中国为49.7%~60%,差距明显。随着围产医学和重症监护技术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小胎龄、低出生体重的早产儿得以存活,营养管理成为提高早产儿生命质量的重要工作之一。为了进一步促进营养支持的作用,中华医学会儿科专家制定了《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喂养建议(2009)》《中国新生儿营养支持临床应用指南(2013)》和《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出院后喂养建议(2016)》,加强对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的营养风险评估和持续喂养指导。早产儿出院后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面临生长落后、神经发育迟缓和发病率增加的风险,尤其出生后第一年是追赶生长的关键期。定期监测和评估,针对性的喂养指导和干预,能有效帮助大多数早产儿达到理想的生长状态,改善其预后。通过对家长进行宣传教育使其了解随访的重要意义,增加依从性,共同促进早产儿健康成长。
◎机制的研究探讨
这能为合理营养提供理论支持。在神经内分泌理论和胰岛素抵抗理论等研究方面积累了较多的动物实验和人体观察研究的证据,但是由于追赶生长影响因素的多样性、复杂性和个体差异性,其机制的探讨还必将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