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图

用心电图机从身体体表特定部位记录心脏每一心动周期所产生生物电电流引起电位变化的曲线图形。

正常心电活动始于窦房结,兴奋心房的同时经结间束传导至房室结(激动传导在此处延迟0.05~0.07秒),然后循希氏束→左束支、右束支→浦肯野纤维顺序传导,最后兴奋心室。这种先后有序的电激动传播,引起一系列电位改变,形成心电图上的相应波段。临床心电学对这些波段规定了统一的名称。
①最早出现的幅度较小的P波,反映心房的除极过程。
②PR段(实为PQ段,传统称为PR段)反映心房复极过程及房室结、希氏束、束支的电活动;P波与PR段合计为PR间期,反映自心房开始除极至心室开始除极的时间。
③幅度最大的QRS波群,反映心室除极的全过程。
④除极完毕后,心室的缓慢和快速复极过程分别形成ST段和T波。
⑤QT间期为心室开始除极至心室复极完毕全过程的时间。
QRS波群可因检测电极的位置不同而呈多种形态,已统一命名如下:首先出现的位于参考水平线以上的正向波称为R波;R波之前的负向波称为Q波;S波是R波之后的第一个负向波;R’波是继S波之后的正向波;R’波后再出现负向波称为S’波;如果QRS波只有负向波,则称为QS波。至于采用Q或q、R或r、S或s表示,应根据其幅度大小而定。

在人体不同部位放置电极,并通过导联线与心电图机电流计的正负极相连,这种记录心电图的电路连接方法称为心电图导联。电极位置和连接方法不同,可组成不同的导联。在长期临床心电图实践中,已形成一个由W.埃因托芬(Willem Einthoven,1860~1927)创设而目前广泛采纳的国际通用导联体系,称为常规12导联体系。包括:
①肢体导联。包括标准导联I、Ⅱ、Ⅲ及加压单极肢体导联aVR、aVL、aVF。标准导联为双极导联,反映两个电极所在部位之间的电位差变化。加压单极肢体导联属单极导联,基本上代表检测部位的电位变化。肢体导联电极主要放置于右臂(R)、左臂(L)、左腿(F),连接此三点即成为埃因托芬三角。
②胸导联。属单极导联,包括V1~V6导联。检测的正电极应安放于胸壁规定的部位,另将肢体导联3个电极分别通过5K电阻与负极连接构成中心电端,此连接方式可使该处电位接近零电位且较稳定。胸导联检测电极具体安放的位置为V1,位于胸骨右缘第4肋间;V2位于胸骨左缘第4肋间;V3位于V2与V4两点连线的中点;V4位于左锁骨中线与第5肋间相交处;V5位于左腋前线与V4同一水平处;V6位于左腋中线与V4同一水平处。临床上诊断后壁心肌梗死还常选用V7~V9导联。V7位于左腋后线V4水平处;V8位于左肩胛骨线V4水平处;V9位于左脊旁线V4水平处。小儿心电图或诊断右心病变(例如右室心肌梗死)有时需要选用V3R~V6R导联,电极放置右胸部与V3~V6对称处。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允许上传的最大文件为1 MB。 您可以上传:图像, 音频, 视频, 文档, 电子表格, 互动, 文本, 存档, 代码, 其他 评论文本中插入的YouTube、Facebook、Twitter和其他服务的链接将自动嵌入。 Drop fil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