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心下痞闷不适,触之濡软,按之无形,压之不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
“胃痞”一词是由原中国中医内科学会脾胃病学组在1985年提出,相当于痞满之心下痞。关于胃痞的描述可见于很多中医古籍中,如《素问·五常政大论篇》中“心下否痛”等。本病多因胃病日久,脾胃气虚,胃络失养而致。现代医学的慢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胃神经官能症等疾病可参考胃痞进行治疗。
病因病机:胃痞的发生与情志失和、饮食不调、外邪犯胃、药物所伤及先天禀赋不足、脾胃素虚等多种因素有关。本病病位在胃,与肝、脾两脏密切相关,各种因素引起的中焦气机不利、脾胃升降失职是病机的关键。早期多病在气分,以实证为主,病久则兼涉血分,可见虚证或虚实夹杂证。
辨证论治:胃痞的辨治首先要分清虚实,外邪犯胃、饮食停滞、痰湿中阻、湿热内蕴等发为实痞,而脾胃气虚或胃阴不足所致者则属虚痞。其次要辨寒热,痞满绵绵,得热痛减,舌淡苔白,脉沉迟者属寒;痞满势急,口渴喜冷,舌红苔黄,脉数者为热。治疗以调理脾胃升降、行气除痞消满为基本治则。
常见证型:
①肝胃不和证。治宜疏肝理气和胃,方选柴胡疏肝散。
②脾胃湿热证。治宜清热化湿,方选黄连温胆汤。
③脾胃虚弱证。治宜益气健脾,方选香砂六君子汤。
④胃阴不足证。治宜养阴益胃,方用一贯煎。
⑤胃络瘀阻证。治宜活血化瘀,方用失笑散合丹参饮。
针灸常取足三里、中脘、胃俞、脾俞、内关等穴,并可依兼证选用脾经、胃经、肝经穴。
胃痞患者饮食宜清淡有规律,保持心情舒畅,避免长期过度劳累。本病经规范治疗和调摄,多可改善临床症状,预后较好。但伴有肠上皮化生、上皮内瘤变者有一定的癌变可能,治疗结束后应长期随访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