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张君房·云笈七签
——
太上真人所以广眄众天,豁落紫空,晏观七觉,朝游万方,寔由四液之飞津,五珠之丹皇矣。遂乘三英以八眄,御飞纲以保真,分神易景,逍遥上清者也。兆观琅玕之华,则降生之丹立焉。既获九真之高章,而九阴之尸启矣。长年在于玄鉴,得道存乎精微。所宜注神真气,栖心冥几,澄五神于紫房,镜混合于太微。月华合于结璘,日晖洞于郁仪。灵变朗于九晨,把凝液以虚飞。玉经唱于朗景,焕龙华于扶希。眇眇奔乎冥汉,天地欿以推移。立变易于圆涂,电散疾于震雷。居洪渊而不溺,践兵刃而不危。将塞也则万户键闭,欲通也则积滞俱荡。沈飞无方,随意所宜。大哉灵化之丹,与帝一九阴齐其光晖,服尽一剂,后三光而不衰。药名口诀:
——
第一,绛陵朱儿;七两。
——
第二,丹山日魂;四斤。
——
第三,玄台月华;三斤。
——
第四,青要玉女;五斤。
——
第五,灵华沈腴;三斤。
——
第六,北帝玄珠;一斤。
——
第七,紫陵文侯;五两。
——
第八,东桑童子;七两。
——
第九,白素飞龙;八两。
——
第十,明玉神珠,七两。
——
第十一,五精金羊;五两。
——
第十二,两华飞英;五两。
——
第十三,流丹白膏;九两。
——
第十四,亭炅独生;六两。
——
第十五,碧陵文侯,五两。
——
第十六,倒行神骨;五两。
——
第十七,白虎脱齿;四两。
——
第十八,九灵黄童,三两。
——
第十九,陆虚遗生;五两。
——
第二十,威文中王;六两。
——
第二十一,沈明合景;四两。
——
第二十二,章阳羽玄;四两。
——
第二十三,绿伏石母;五两。
——
第二十四,中山盈脂。七两。
——
右二十四味,合二十四神之气,和九晨九阴之精凝液,结日月之明景也。以次别捣,从丹砂始,令各四千杵,药皆用精上鲜明者,捣药人当得温慎,无多口舌者,当先斋戒三十日讫,捣药别处盛室,洁其衣服,沐浴合药,可三四人,同心齐意,隐静而处。禁忌之法,亦如斋禁例。捣药都毕,以药安著釜中。安药次第之法,先内丹砂,次内雄黄,次内雌黄,次内空青,末后乃内太一余粮,太一余粮在众药之上也。二十四种都毕,皆当循次令竟釜中,以小柳篦子按令相薄,又以水银五斤灌药之上,都毕,又徐徐安上土釜,以黄丹泥泥其平际,以牡蛎泥泥其外际一寸,阴乾十日,取燥,拆又上泥之。毕,又通以牡蛎泥泥其外面,上下四边,厚六分。又应先作六一泥土釜内外。
——
作泥法,东海左顾牡蛎、戎盐、黄丹、滑石、赤石脂、蚓蝼黄土,凡六物,皆令分等捣治,下细绢筛,和以百日苦酒极酸酽者。和毕,更捣二万杵,六一之泥成,以泥雨土釜内外,渐渐薄泥,日曝令乾燥,使经时稍上泥。都毕,令釜内外各厚一寸半。如此泥釜了,作六一泥隐量取足用。凡作泥之法,皆以苦酒和泥。无戎盐者,河东大盐可用。又以东海细盐二斤,内一斛苦酒中,搅之去滓,以和六一泥,计此为准。
——
作灶屋,长四丈,南向。屋东头为户,屋南向为纱窗,屋中央作灶。灶令四方,四面开口。以大铁𨭊𨭊施四脚,以著灶之中央,上下相远。高下之法,以意裁量安隐之。所盛药土釜,好安著𨭊𨭊上,以好糠火于下烧之,令去釜一尺许,调适视火,勿令暴猛,足十八日讫,更令火去釜下一寸,复五日,日足;更令火齐底,二十七日,日足;更令半下釜之腹,三十日,日足;更令火末下釜之上二寸,二十四日,日足。都毕,药成也。可复寒之七日,而徐发视,八景四蕊之华,皆悬著上釜,以三岁白雄鸡羽扫之,盛以金银密器。其华当作景云之色,五十八种之气,流霞玄映,紫光郁耀,不可名字,名曰八景四蕊五珠降生神丹。以二月八月朔平旦,向太岁王方再拜,以东流水服一两,即头有九晨之光,而有玉华飞映宝曜,洞观天下,闭气则立致三素之云舆,唾地则化为日月之光,左啸则神仙启首,右啸则八景合真。于是腾空上造,以诣紫虚,出入玉清,寝宴神房。若药华未尽起者,可更合泥固济,如前法使密,更烧釜腹,顿六十日,万无不成。复寒之七日,开发如初。
——
右以已炼麻腴一斛,取四蕊华三两合投之,以炭火于铜器下微煎之,三日药成,名曰四蕊紫浆。日服一合,寿同天地,分形为万,乘虚而行,所欲随意。又以四蕊紫映涂掌及手爪甲,以镜细视之,则见万里之外物。欲觌之事,则随心所视而现之,亦照见方来之仿像,生死盛衰之至运也。此丹或名八景丹,或名四蕊紫华,或名太微紫玉腴,或名五珠华丹,或名降生晨华,或名三华上丹,或名太上飞纲,或名九晨上丹,凡八名也。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