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治疗技术

融影像诊断和临床治疗于一体的医学手段与方法。介入治疗技术以放射影像学为基础,在B超、计算机断层扫描(CT)、磁共振成像(MRI)、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和X光透视等医学影像诊断设备的指引下,采用经皮穿刺技术(塞丁格技术),利用穿刺针、导管、支架等介入器材,对病变做出诊断与处理。具有创伤小、操作简便、定位准确、并发症少等优点,属介入放射学(IVR),是微创外科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介入途径不同,介入治疗技术分为经血管与不经血管两类:
①经血管介入治疗技术。利用介入的有关导管或器械,在影像设备的引导下,通过大血管如股动脉、肱动脉或颈动脉或颈静脉等机体大动静脉进入靶器官,对相应病灶做造影、活检、栓塞,进行球囊扩张、支架置入或药物灌注等。
②非经血管介入治疗技术。在影像设备的引导下,避开血管直接对病灶进行穿刺病理活检、囊肿、脓肿或积液的置管引流和局部注射药物,以阻滞神经作镇痛治疗或对原发肿瘤和转移癌肿作局部注射无水酒精、激光、射频、冷冻等治疗。

经血管介入治疗技术

经导管血管内药物灌注术(TII)。经介入导管将药物直接注射到靶器官的供血动脉或静脉,以提高病灶(靶组织)局部的药物浓度和治疗效果,减少药物的毒副作用。临床常用于下列情况:
①恶性肿瘤。应用较为广泛,适用于全身包括头颈部、胸部、腹部、盆腔和四肢等部位的恶性肿瘤的治疗,包括无法切除的原发性或继发性恶性肿瘤的姑息性治疗、术前化疗、术后预防性或复发性肿瘤的局部化疗等。
②消化道出血。适用上、下消化道出血的诊断与止血,特别是对出血部位不明确时,可注射造影剂先确定出血部位后再作止血处理。如肝外伤、胆道大出血、胃十二指肠、小肠、结肠等部位的出血。
③器官供血不足性病变。如脑血管痉挛、急性非闭塞性肠系膜血管缺血;由于药物、冻损伤等引起的周围血管痉挛、动脉粥样硬化和雷诺氏病引起的肢体缺血性病变。可通过介入导管注入血管解痉药物如硝酸甘油、罂粟碱等,以解除或改善缺血性病变的动脉痉挛、狭窄和闭塞引起的器官血供障碍。
④动脉血栓形成。通过介入导管注入溶栓剂如尿激酶、链激酶到靶血管,以及时快速溶解心、脑、肠管等相应病变器官的血管内血栓。特别是对一些重要血管(冠状动脉、脑动脉、肺动脉、腹主动脉、肾动脉、肠系膜上动脉和四肢大动脉)内形成的血栓与脱落而来的栓子的溶解。但同时患有各种活动性出血者则属禁忌,如消化道出血、外伤性出血、脑出血性梗死、妊娠、产后和月经期间。

经导管动脉内化疗栓塞术(TACE)。介入技术的基本技术之一,是将抗肿瘤药物和栓塞剂(如碘油或明胶海绵颗粒)混合后通过介入导管注入肿瘤血管内,直接杀伤肿瘤细胞和引发肿瘤缺血、梗死或坏死。常用于不可切除肝癌的姑息性治疗,对于可切除而肝癌局部的动脉血供较差者原则上不采用;若门静脉主支或主干有癌栓,脾肿大、脾功能亢进及肝功能较差者则应慎用。

经导管动脉栓塞术(TAE)。将有关的栓塞剂注入靶血管进行栓塞。常用的栓塞剂及材料包括碘油、明胶海绵颗粒、聚乙烯醇颗粒或弹簧小钢圈、氰基丙烯异丁酯和血管硬化剂(无水乙醇、鱼肝油酸钠)等。TAE主要适用于消化道止血、大咯血;肝、脾、肾和后腹膜及骨盆外伤性大出血;其他可用于动脉瘤、脾功能亢进或肝、脾动静脉瘘以及各种动静脉畸形(瘘)等。

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经皮穿刺将球囊导管置入血管腔内,对狭窄段血管进行扩张成形的一种技术。球囊有限度地挤压扩张时,可使狭窄段血管内膜和中膜发生撕裂以扩张血管腔,被扩大的管径可由血压予以维持,而撕裂受损的血管内、中膜可由血小板沉积、纤维化、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和血管内皮再生覆盖修复血管内膜。PTA可同时配合使用血管内支架(stent),以巩固和加强球囊扩张的治疗血管狭窄的效果。主要适用于粥样动脉硬化、大动脉炎、血管壁肌纤维发育不良、血管蹼、血管发育畸形;血管搭桥术后或移植血管吻合术后吻合口狭窄、布-加综合征下腔静脉膜性或节段性狭窄、闭塞及肝静脉狭窄和闭塞等。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TIPS)。在B超的导向下作颈部穿刺,将介入导管插入颈内静脉入口,经上腔静脉、右心房、下腔静脉送达肝静脉内,在X线导向下再经肝静脉穿刺进入肝内的门静脉,并在其间进行扩张、打通肝内肝静脉与门静脉之间的肝实质通道,最后置入金属支架以建立肝内肝静脉与门静脉之间的分流,使高压的门静脉血直接分流到下腔静脉,达到降低门静脉压的目的。主要适用于门脉高压症并发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顽固性腹水的治疗,特别对肝功能较差不能耐受外科手术或等待肝移植时更为适用。

经皮血管内导管药盒系统植入术(percutaneous intravascular port-catheter system implantation)。采用Seldinger技术将药盒管超选择地留置在靶血管内,外接埋在皮下的药盒,以便经此途径注药进行长期的治疗。常用的方法包括:
①经皮左锁骨下动脉导管药盒系统置入术,主要适用于长期、规律性动脉内灌注化疗药物治疗各种实体肿瘤,如肺癌、肝癌和转移性肝癌等。
②经皮肝门静脉导管药盒系统置入术,主要用于少血供型的转移性肝癌门静脉化疗,或经门静脉输注非化疗药物如干扰素、胰岛素和胰源性激素以增加肝细胞的营养;或经门静脉作干细胞移植如胰岛细胞和肝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和终末期肝病。

非经血管介入治疗技术

经皮经肝穿刺胆道外引流术(PTCD)。在B超或X线的引导下,经皮经肝穿刺肝内扩张的胆管,引流梗阻的胆道并直接予以减压,以暂时性减除梗阻性黄疸或治疗不能耐受外科手术的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也可作为肝门部胆管癌或胰头癌术前减轻黄疸、改善肝功能,以提高手术安全性的一种手段。具体操作方法是选右腋中线第10肋间交叉点横行向肝门方向穿刺右肝内或左肝内扩张胆管,有胆汁流出或经X线造影可证实导管已置入胆道。对于肝门部胆管癌不能手术之姑息治疗时,最好是将导管通过癌肿的梗阻部位或狭窄处进入胆总管进行内引流。在经皮肝穿胆管造影及引流术(PTBD)的基础上,胆道的介入技术还有经皮胆管球囊扩张(balloon catheter technique)和经皮经肝胆道内支架置入术(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biliary stent placement)。前者主要用于治疗胆道良性狭窄;后者则大多是在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TCD)引流胆汁几天后,再经引流管插入硬导丝和导管鞘到胆管内,并越过狭窄部进行球囊扩张后再经导丝置入相应大小的支架引流胆道。常用的支架或支撑物有网状金属内支架、螺旋状支架、Z形金属支架和塑料内支架等。

经皮穿刺置入式微波组织凝固治疗技术(IMTC)和射频消融术(RFA)。两种介入方法都是要在B超的引导下,将微波治疗天线与射频探头插入靶组织或癌肿内,通过微波或射频对局部产生的高温固化,使肿瘤及其周边组织迅速产生球形或扁球形的变性、坏死。此外,还有超低温冷冻消融术(CSA)。其穿刺方法与上述二法相同,不一样的是CSA可使肿瘤组织产生-172℃以上的低温冷冻效应,可使癌肿产生凝固性坏死。

经皮无水乙醇注射治疗(PEI)。电化学治疗(electrochemical treatment of cancer)是在B超的引导下穿刺肿瘤中心部位,分别注入无水乙醇或插入正负电极,使肿瘤产生凝固坏死。

经皮脓肿或积液穿刺置管引流术(percutaneous catheter drainage)。在B超或CT的引导下穿刺脓腔置入导管引流,如肝脓肿、腹腔内脓肿、盆腔脓肿或积液等。

介入外科技术的并发症

经血管介入治疗技术相关并发症
穿刺并发症。常见为穿刺部位出血、血肿、血管内膜损伤或假性动脉瘤形成。故穿刺时务必注意患者的凝血机能状况,并选择合适的介入器材进行精细操作,以免并发症的发生。另外还有导管在血管内打结、断裂,甚至形成栓子异位栓塞。

造影剂的反应。极少数病例会发生造影剂的过敏反应或对肾小管的损害。过敏反应一般为皮疹,肾小管损害多能在1~2周后恢复。偶尔可发生喉头水肿或过敏性休克。故对有过敏体质、肾功能不全、心功能不全、糖尿病或高龄体弱者,临床上应引起高度的重视。

非经血管介入治疗技术相关并发症
主要为穿刺部位相关的组织和脏器损伤。如腹腔穿刺相关的肠管损伤,临近穿刺部位的肺损伤所致的气胸、肝脏、脾脏损伤所致的出血等,以及穿刺所致脓肿破溃扩散、肿瘤种植播散等。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允许上传的最大文件为1 MB。 您可以上传:图像, 音频, 视频, 文档, 电子表格, 互动, 文本, 存档, 代码, 其他 评论文本中插入的YouTube、Facebook、Twitter和其他服务的链接将自动嵌入。 Drop fil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