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乳腺炎

乳腺的急性化脓性感染。急性乳腺炎是乳腺管内和周围结缔组织炎症。多发生在产后的第3~4周;也可发生于断奶时,因6个月后婴儿已长牙,易导致乳头皮肤损伤。病人多为产后哺乳的妇女,又以初产妇为多见,因其缺乏哺乳经验。致病菌多数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少数为链球菌。

病因

主要有以下两方面原因:
①细菌入侵。致病菌由乳头表面的破损或皲裂侵入并沿淋巴管蔓延是感染的重要途径。细菌也可直接侵入乳管,上行到腺小叶引起感染。
②乳汁淤积。乳汁是理想的培养基,细菌由以上感染途径侵入,如腺小叶中有乳汁淤积,则细菌易在局部生长繁殖。

临床表现

患者感觉患侧乳腺肿大、疼痛,可为搏动性疼痛,局部红肿、发热,在哺乳时更为剧烈。随着炎症的发展,病人可有寒战、高热、脉快,常有患侧淋巴结肿大,白细胞计数增高。

急性乳腺炎一般起初呈蜂窝织炎样表现。如果短期内局部变软,说明已有脓肿形成。脓肿局部表现和位置深浅有关,位置较浅者,早期出现局部皮肤红肿透亮,位置越深,局部表现越不明显。脓肿可有数个,或先后在不同日内形成。脓肿可向外破溃,亦可穿过乳管,自乳头排出脓液。有时脓肿可破入乳腺和胸大肌间的疏松组织中,形成乳房后脓肿,感染严重者可并发败血症。

治疗

原则是排空乳汁、消除感染。早期乳腺炎时患侧乳房应停止哺乳,同时用吸乳器吸出乳汁,局部采用热敷,全身应用抗生素。急性乳腺炎早期呈蜂窝织炎表现而未形成脓肿之前,应用抗生素可取得良好的效果。因主要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可先应用青霉素治疗。耐青霉素酶的葡萄球菌可给予苯唑西林钠或阿莫西林钠克拉维酸盐,用法为肌注或静滴。若病人对青霉素过敏,可选用红霉素。抗菌药物可被分泌至乳汁,因此,如应用四环素、氨基糖苷类、磺胺类、喹诺酮类等对婴儿有影响的药物时,应停止哺乳。中药治疗可用蒲公英、野菊花等清热解毒药物。

若治疗后症状无明显改善,则应考虑是否有脓肿形成,常规于压痛最明显炎症区进行穿刺;如深部脓肿波动感不明显,可结合超声定位穿刺,抽到脓液表示脓肿已形成,脓液应送检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脓肿形成后,应及时进行脓肿切开引流。手术切口可循乳管方向做放射状切口,避免损伤乳管引起乳瘘,如果有数个脓腔,则应分开脓腔间的间隔,使成单一的空腔,以利排脓,必要时可作多个切口。深部脓肿或乳房后脓肿可沿乳房下缘作弧形切口,在乳腺后间隙与胸肌筋膜间分离,直达脓腔。脓腔较大时,可在脓腔最低部位另加切口作对口引流。

急性乳腺炎早期健侧乳房一般不停止哺乳,因停止哺乳不仅影响婴儿的喂养,且可能导致乳汁淤积。但患侧乳房应停止哺乳,并以吸乳器定时吸尽乳汁,同时局部给予热敷以利早期炎症的消散。对于严重感染或脓肿引流后并发乳瘘的病人,应停止哺乳;特别严重者,可考虑给予药物抑制泌乳。

预防

哺乳期乳腺炎在发达国家已较少发生,在中国发病率仍然较高。关键在于加强孕期卫生宣教,提高对哺乳期乳腺炎的防治意识,指导产妇养成良好的哺乳习惯和卫生习惯。防治原则主要是避免乳汁淤积,防止乳头损伤,注意乳头皮肤卫生和婴儿口腔卫生。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允许上传的最大文件为1 MB。 您可以上传:图像, 音频, 视频, 文档, 电子表格, 互动, 文本, 存档, 代码, 其他 评论文本中插入的YouTube、Facebook、Twitter和其他服务的链接将自动嵌入。 Drop fil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