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

新生儿及婴儿期常见的消化道畸形。

病因

其确切病因不明,主要是幽门肌层先天性肥厚引起的梗阻,男性发病约为女性的5倍。有学者认为,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CHPS)是幽门肌局部激素浓度改变,导致幽门肌持续处于紧张或痉挛状态继发幽门肥厚,可能来自后天因素;另有观点认为,该病是一种先天性异常。总的来说,该病的病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胃肠激素紊乱和神经系统因素。患儿幽门括约肌组织内一氧化氮合酶(NOS)神经元缺失,而NO在维持幽门肌松弛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故NOS缺乏导致幽门括约肌的松弛障碍,幽门肌痉挛继发肥厚;此外,幽门环行肌中的脑啡肽、P物质、血管活性肠肽(VIP)、缩胆囊素(CCK)以及血清胃泌素含量的变化也会造成幽门肌松弛障碍并持续痉挛。
②遗传因素。CHPS与遗传基因关系密切,具有家族聚集倾向。唯一一个被动的易感基因为NOS1基因,位于染色体12q24.2-q24.31,该基因编码的NOS1酶神经元催化合成NO,缺失造成幽门括约肌肥厚,尚有神经肽Y基因、胃动素基因、硫氧还蛋白相关跨膜蛋白1基因、Shroom2基因等处于研究阶段。该病是一种多基因遗传病,在某些环境因素作用下可发生突变而出现幽门狭窄。
③环境因素。母孕期吸烟,情绪紧张,婴儿服用大环内酯类药物以及喂养方式,婴儿睡姿等均与CHPS有关。

病理

主要病理改变是幽门环肌先天性增生肥厚,呈橄榄状。长2.0~3.0厘米,直径1.0~1.5厘米,肌层厚0.4~0.7厘米,正常新生儿幽门肌层厚度仅0.2厘米。肿块表面光滑,色泽灰白,质地如硬橡皮。幽门管较正常细长,肥厚的环肌逐渐向胃端变薄,在十二指肠端肥厚肌层突然终止,与十二指肠有明显界限。黏膜受肥厚肌层挤压突向腔内形成较深的皱褶,使管腔显著缩小,黏膜即使轻度水肿也会引起梗阻。镜下观察可见肌层增生肥厚,尤以环肌明显,肌纤维排列紊乱。

临床表现

此病多在出生后2~3周内出现典型的表现。呕吐为其主要症状,发病初期吸奶后15~30分钟出现呕吐,呈进行性加重趋势,吸奶后即刻可发生呕吐,呈喷射性,呕吐物不含胆汁。后期呕吐物带咖啡色提示黏膜炎症伴出血。呕吐后患儿有较强饥饿感及觅食反射,吸奶有力。

病儿早期因呕吐频繁出现尿少、便秘、脱水。数天后逐渐出现体重下降,皮下脂肪减少,皮肤松弛,甚至明显营养不良出现,代谢性碱中毒,呼吸浅而慢,由于血中游离钙下降,还可出现手足抽搐以及喉痉挛。腹部检查可见上腹膨胀,吸奶后呕吐前常可见逆蠕动波,呕吐后胃内容物排空,可在右上腹触及橄榄样肿块,质地较硬,可活动。反复仔细检查可有90%左右检出率。患儿可伴发黄疸,以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可能是由于反复呕吐、热量摄入不足导致肝脏的葡萄糖醛酸转移酶活性低下所致。也可能是幽门肿块或扩张的胃压迫胆管引起的肝外梗阻性黄疸。一旦幽门梗阻解除后3~5天内黄疸即消退。

诊断

根据患儿典型的喷射状呕吐,见有胃蠕动波,以及扪及幽门肿块,同时X线片上可见膨胀的胃呈单一气泡影即可确诊。超声检查是首选的检查方法,幽门肥厚的诊断标准为幽门管长径≥16毫米,幽门肌厚度≥4毫米,幽门管直径≥14毫米,幽门管内径<3毫米。X线钡餐检查可辅助诊断该病,诊断的主要依据是幽门管腔增长(>1厘米)和狭细(<0.2厘米)。主要X线征象为幽门前区呈“鸟嘴样”突出,幽门管细长呈“线样征”。同时,应与幽门痉挛、幽门闭锁或幽门前瓣膜、胃食管返流、胃扭转、贲门松弛、食管裂孔疝等可以导致婴儿呕吐的疾病相区别,同时应注意喂养不当、感染、颅内压增高、胃肠炎等因素引起的呕吐。

治疗

确定诊断后,应尽早施行手术。早在20世纪初,弗雷德特[注]和拉姆斯泰特[注]即采用幽门肌切开术治疗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并沿用至今。

手术方法:经右肋缘下1厘米右腹直肌外缘向外做长2~3厘米横切口进入腹腔,将橄榄状肥厚的幽门置于手术野,术者左手拇指、示指将肿块固定,切口靠近胃端,在无血管区切开幽门浆膜及肌层,用幽门钳撑开肌层,显露黏膜。幽门黏膜近端达胃,远端到十二指肠自然膨出部。采用腹腔镜行幽门环肌切开术已用于临床并逐渐取代开腹手术。术后12小时可饮水,24小时可喂奶。少数病程较长的患儿术后仍有呕吐,为呕吐中枢兴奋所致,数日后逐渐停止。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允许上传的最大文件为1 MB。 您可以上传:图像, 音频, 视频, 文档, 电子表格, 互动, 文本, 存档, 代码, 其他 评论文本中插入的YouTube、Facebook、Twitter和其他服务的链接将自动嵌入。 Drop fil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