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骨强度降低、脆性增加从而导致易于发生骨折的代谢性骨病。其特征是骨组织微结构退变和骨量减少,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个大类。二者的病因有所不同,原发性骨质疏松症(OP)主要由于年龄因素和女性绝经引起的性激素水平降低所导致;继发性OP则常由内分泌代谢疾病或全身性疾病引起。
病因
OP的病因可分为骨吸收增加和骨形成减少。导致上述两种现象发生的各方面因素都会引起骨丢失和骨质量的下降,使骨脆性增加,因而发生骨折。与骨吸收相关的因素包括性激素和活性维生素D的缺乏、甲状旁腺激素(PTH)的增高;与骨形成相关的因素包括峰值骨量的降低和骨重建功能的衰退。
临床表现
包括:
①骨痛。轻度OP患者,常无自觉症状出现,或仅有少量阳性影像学表现。随病情逐渐加重,患者可诉腰背部疼痛、肢体乏力或全身性骨痛等症状。骨痛常在活动或劳累后加重,通常无固定部位,为弥漫性,因此检查无法找到固定压痛点。此外,严重时可有负重能力降低,甚至出现活动受限。
②骨畸形。随着病情逐渐加重,患者可出现脊柱畸形、肢体伸展受限的相关表现。严重者可出现胸椎的压缩性骨折,累及呼吸系统的正常运动,导致上呼吸道和肺部的感染。腰椎压缩性骨折的患者可合并胃肠道功能紊乱,出现食欲过低、腹胀、便秘等胃肠道症状。
③骨折。自发性骨折或轻微活动诱发的骨折称为脆性骨折。好发部位多位于胸腰椎、髋部以及手臂。骨折发生后常出现局部的剧烈疼痛,被迫采用被动体位。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常在下蹲或摔倒时出现股骨颈骨折,因长期卧床伴随骨量丢失,往往预后不良。
诊断
包括:
①存在OP家族史、既往出现过脆性骨折的患者都应考虑此病,相关的高风险因素还有绝经、长期营养不良等。
②双能X线骨密度检测是诊断OP的金标准,T值≤-2.5SD即可诊断为OP,T值≤-2.5SD并伴有骨松骨折可诊断为严重OP。
③骨代谢转化率评价。骨代谢生化指标一般分为骨吸收指标和骨形成指标两类,前者主要有Ⅰ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吡啶啉、脱氧吡啶啉、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等,后者主要包括碱性磷酸酶、骨钙素等。女性绝经后的OP多数情况为高转换型,而其他的老年性OP多为正常转换型或低转换型。
治疗
一般治疗方案包括规律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纠正不良生活习惯,改善营养状况。除此之外,还可适当地进行钙剂和维生素D的补充,并且避免服用可能导致OP的药物和对症治疗。
特殊治疗手段包括性激素补充疗法、降钙素治疗、二磷酸盐治疗、氟化物治疗、PTH以及雄激素治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