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肉瘤

常见的恶性骨肿瘤。具有恶性程度高、侵袭性强、疾病进展快、死亡率高等特点。又称成骨肉瘤。

病因

致病因素不清楚。骨肉瘤为起源于间质组织(其内为可产生骨样组织的纺锤形间质细胞)的恶性肿瘤,占全球原发性恶性骨肿瘤病例的20%,是对全球人类健康的严重威胁。多见于青少年及儿童,尤其在小儿恶性骨肿瘤中最为常见,在小儿肿瘤中占比达5%。好发部位在股骨远端、胫骨近端和肱骨近端的干骺端,脊柱、骨盆和骶骨区域少见。细胞遗传学研究表明,骨肉瘤患者体内出现染色体变异,但尚未发现特定病理改变模式。

临床表现

局部疼痛为骨肉瘤最突出症状。疼痛多为持续性,逐渐加重,夜间尤为明显,主要是由于骨皮质遭到肿瘤组织侵蚀和溶解所致。随病情发展,可出现局部肿块,压痛较明显,较大肿块可导致关节活动受限和肌肉萎缩。肿块表面皮温增高,可见静脉怒张表现。肿块因骨化程度各异呈现出不同硬度。患者身体条件较差,可伴有全身恶病质表现。早期即可出现肺转移,致使全身状况恶化加剧。瘤体部位因皮质骨受到侵蚀可导致病理骨折。早期血检可见骨源性碱性磷酸酶增高。

诊断

X线可同时观察到骨破坏和新骨生成现象。骨皮质破坏后,骨膜被顶起,呈侵袭性发展,可见特征性Codman三角或“日光射线”现象。晚期可见软组织浸润影,部分病例出现病理性骨折。骨肉瘤患者早期即可出现肺转移,建议尽早行胸部计算机断层扫描(CT),确定有无转移灶。磁共振成像(MRI)可显示肿瘤是否累及关节或侵犯神经血管结构,有助于准确界定手术边界,为保肢手术的可行性提供重要参考价值。此外,核素骨扫描可用于早期发现和晚期鉴别骨肉瘤转移病灶。

治疗

儿童和青少年罹患骨肉瘤后死亡率较高。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能够一定程度提高患者生存率,其5年生存率可提高至50%以上。骨肉瘤一经确诊,即应开始系统规范化化疗或放疗。在辅助治疗无效后,截肢是必要且有效的治疗选择。随科技进步和内置物技术的发展,手术治疗的目标已从挽救生命发展到最大限度地保存患肢功能,因此肢体保存疗法显示出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研究发现,虽然截肢和保肢疗法局部复发率相同,但保肢疗法患者5年生存率更高。手术应彻底切除病灶,避免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手术过程中残留病灶尚未完全切除,其局部复发率高达25%。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允许上传的最大文件为1 MB。 您可以上传:图像, 音频, 视频, 文档, 电子表格, 互动, 文本, 存档, 代码, 其他 评论文本中插入的YouTube、Facebook、Twitter和其他服务的链接将自动嵌入。 Drop fil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