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化脓性腮腺炎

发生于颐颔间的急性化脓性疾病。属于中医发颐的范畴。病多发于成年人,尤多见于伤寒、温病等热性病后、大手术后或体质虚弱者,多数是单侧发病。初起颐颔之间发生疼痛及紧张感,轻微肿胀、张口稍感困难;继则肿胀延及耳周、压迫局部,在上颌第2臼齿相对的颊黏膜腮腺导管开口处有黏稠的分泌物溢出;发病7~10天时腮腺部疼痛加剧,呈跳痛,皮色发红,肿势可波及同侧眼睑、颈部等处,压痛明显,按压局部有波动感,同时口内颊部腮腺导管开口处有混浊黄稠脓性分泌物。初起有轻度发热,严重时体温可达40℃左右,伴有口渴纳呆、大便秘结。若不及时切开,脓肿可在颐颔部、口腔黏膜或向外耳道溃破,脓出臭秽。若患者极度虚弱或失于调治,或因过投寒凉攻伐之品,常可使肿势漫及咽喉,而见痰涌气塞、汤水难下、神识昏糊等毒邪内陷之证。

病因病机:本病多因伤寒或温病后汗出不畅,以致余邪热毒未能外达,结聚于少阳、阳明之络,气血凝滞,腐肉为脓而成。

本病应分期分型论治,谨防内陷。必要时配合西医西药治疗。

常见证型:
①热毒蕴结证。症见颐颔之间结块疼痛、张口不利,继则肿痛渐增,检查腮腺导管开口处常现红肿,压迫局部有黏稠的分泌物溢出,伴身热恶寒、口渴、溲赤、便干,舌苔薄腻,脉弦数。治宜清热解毒,方用普济消毒饮加减。
②毒盛酿脓证。症见颐颔间红肿疼痛渐增,甚至肿势延及面颊和颈项,焮红灼热、张口困难,继而酿脓应指,腮腺导管开口处能挤出脓性分泌物,伴高热口渴,舌苔黄腻,脉弦数。治宜清热解毒透脓,方用普济消毒饮加皂角刺、白芷等。
③热毒内陷证。症见颐颔间肿块多平塌散漫,肿势延及面颊和颈项,焮红灼热、疼痛剧烈、汤水难咽,伴壮热口渴、痰涌气粗、烦躁不安,甚至神昏谵语,舌质红绛、舌苔少而干,脉弦数。治宜清营解毒、化痰泄热、养阴生津,方用清营汤合安宫牛黄丸加减。

外治法:初起,用金黄膏或玉露膏外敷,撒红灵丹外敷。脓成,及早切开排脓。溃后,药线蘸八二丹引流,外敷金黄膏,用腐尽生肌散掺疮口,外敷红油膏。病情严重者,可选用敏感抗生素治疗。

预防与调护:热病后、大手术后,加强口腔护理,注意保持口腔清洁,饭后漱口,经常用板蓝根30g煎汤待温漱口。急性期给予流质或半流质饮食,避免酸性饮食及辛辣刺激之品。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允许上传的最大文件为1 MB。 您可以上传:图像, 音频, 视频, 文档, 电子表格, 互动, 文本, 存档, 代码, 其他 评论文本中插入的YouTube、Facebook、Twitter和其他服务的链接将自动嵌入。 Drop fil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