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先天不足、颅内受损或热毒壅滞、水停于脑,以致头颅增大,前囟和颅缝开解为特征的一种疾病。
解颅多见于6个月至7岁的小儿。解颅患儿在病变进展过程中,常有烦躁、嗜睡、纳呆、呕吐等症,甚至可以出现惊厥,重者常致失明,以及出现营养不良、智力发育障碍,大多不易养育,预后不良。但有部分轻症患儿如能及时治疗,常可逐渐缓解。西医称之为脑积水。
解颅一证,早在《诸病源候论·小儿杂病诸候·解颅候》就指出:“解颅者,其状小儿年大,囟应合而不合,头缝开解是也。”北宋时有了进一步的认识,钱乙《小儿药证直诀》明确指出,解颅是由“肾气不成”“肾虚”所致,有“目白睛多”的临床特征。此后,历代医家通过临床实践对解颅多有精辟阐述,认为本病发生除与肾虚有关外,火热、水湿等因素也不容忽视:治疗除内服药物外,《医宗金鉴》还创立了外用封囟散摊贴囟门的治疗方法,从而使解颅一证的理法方药日趋成熟和完善。
病因病理
病因
解颅的发病原因,归纳起来不外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两类。①先天因素。多因父精母血亏损,以致小儿先天禀赋不足,肾气亏损,脑髓不足,头颅开解而成解颅。②后天因素。由于外感时邪,热毒壅滞,上攻于脑,或后天失养,病后失调,脾虚水泛,或水不涵木,肝阳上亢,风水上泛,或瘀血阻络,压迫脑髓,阻塞脑窍,终致囟宽颅裂而致解颅。
现代研究认为,脑积水产生的原因主要为脑脊液循环障碍,而导致脑脊液循环障碍的主要原因有先天畸形(导水管狭窄、脊柱裂、第四脑室孔闭塞等)、新生儿缺氧和产伤所致的颅内出血、脑膜炎继发的粘连、肿瘤等。
病理
主要与肾气亏损、肾虚肝亢、脾虚水泛、热毒壅滞、瘀血阻络有关。
辨证论治
辨肾虚、脾虚,辨热毒、瘀血。治疗上以补肾利水、益髓健脑为主,并根据风邪、水湿、痰浊、瘀血的不同,而分别运用健脾利水、化痰降气、平肝息风、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等法,同时配合外敷药物、针灸、推拿等综合措施,以提高疗效。由于本病为一难治的慢性病,疗程不宜过短,以2~6个月为宜。常见证型:
①肾气亏损。证见头颅明显增大,囟门宽裂,颅缝开解,面色淡白,神情呆钝,目无神采,眼球下垂呈“落日状”,头大颈细,前倾不立,食少便溏,舌淡苔少,脉弱,指纹淡青。严重者可见斜视,呕吐,惊厥。治宜补肾益髓。方用补肾地黄丸加减。
②肾虚肝亢。证见颅缝裂开,前囟宽大,眼球下垂,白多黑少,目无神采,心烦不安,手足心热,筋惕肉瞤,时或惊叫,口干舌红,脉沉细数,指纹紫红。治宜滋肾养阴,平肝息风。方用知柏地黄丸合三甲复脉汤加减。
③脾虚水泛。证见囟门宽大,颅缝开解,面色淡白,精神倦怠,纳呆便溏,脘腹胀满,舌淡,苔薄白或白腻,脉细弱,指纹淡红。治宜温脾利水。方用附子理中汤合五苓散加减。
④热毒壅滞。证见头颅日益增大,囟门高胀,颅缝合而复开,两目下垂,发热气促,烦躁哭闹,面赤唇红,或见两目斜视,四肢痉挛,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舌淡苔黄,脉多弦数,指纹紫滞。治宜清热解毒,化瘀通络。方用犀地清络饮加减。
预防与护理
预防:
①积极开展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提倡优生优育。
②分娩时尽可能少用胎头吸引及产钳助产,避免颅内出血、新生儿窒息。
③预防感染,及时治疗新生儿肺炎、败血症、化脓性脑膜炎、高热惊厥等疾病。
护理:
①注意保护头部,抱起婴儿时需把头部托起,防止倾倒。
②注意囟门的凸凹,每日测量头围,观察病情的轻重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