瘢痕疙瘩治疗攻略

疤痕是皮肤受伤愈合后的正常现象,但对于某些体质特别的人来说,疤痕形成后会不断增大,又红又肿,还伴有疼痛、瘙痒,这样的疤痕叫做瘢痕疙瘩。

1. 什么是瘢痕疙瘩?

瘢痕疙瘩是由皮肤外伤或自发形成的病理性瘢痕组织,其特点包括:1.病变超过原始皮肤损伤范围;2.持续性生长;3.外观表现为高出皮肤表面、质地硬、充血的结节状、条索状或片状肿块样组织,可呈蟹足状向外伸展。

目前研究认为,瘢痕疙瘩的产生与遗传、皮肤张力、免疫与炎症等因素有关。

瘢痕疙瘩除了影响外观,还常有疼痛、瘙痒难忍等症状。除此之外,瘢痕疙瘩形成过程中,因胶原大量沉积还可能导致部分毛囊或表皮被埋入瘢痕疙瘩内,引起反复感染和化脓灶形成,严重者可能诱发瘢痕癌。

2. 瘢痕疙瘩如何治疗?

瘢痕疙瘩具有治疗后复发率高的类似肿瘤疾病的特征,但大多数的瘢痕疙瘩是可以通过适当的治疗手段得到良好控制的。

目前治疗瘢痕疙瘩的主要方法有外科手术、药物皮损内注射、放射治疗、压迫治疗、肉毒素注射及硅酮制剂等,具体治疗方式根据瘢痕疙瘩的大小、位置及是否有感染症状而有所不同。

(1) 小型瘢痕疙瘩(小于2cm)建议采用药物注射为主,以硅酮制剂、压迫治疗、肉毒素注射和激光等为辅的保守治疗。药物治疗主要是采用糖皮质激素联合抗肿瘤化学药物在瘢痕内局部注射,使瘢痕疙瘩逐渐软化、萎缩,可较好地控制瘢痕疙瘩生长,且较为安全。

(2) 中、大型瘢痕疙瘩(长度2~10cm,宽度小于5cm),耳部或含有感染灶的小型瘢痕疙瘩,建议采用手术切除为主的治疗方法。手术可将瘢痕疙瘩完整切除,再将创口拉拢闭合。目前通过逐层减张缝合的方式,可以明显降低切口周围的皮肤张力,降低瘢痕疙瘩的复发率。

手术后48 h内需要接受浅层放射治疗,放射治疗可有效预防术后瘢痕的复发并具有较好的安全性。胸、背、肩、腹和四肢等皮肤张力大的部位,术后应该采用减张措施,减少因皮肤张力所诱导的瘢痕复发,包括持续使用伤口减张装置及压迫治疗。下颌部的瘢痕疙瘩,术后还可注射肉毒素来减低皮肤张力。

(3) 超大型瘢痕疙瘩(长度大于10cm,宽度大于5cm)切除后无法直接缝合,可通过内核切除后回植瘢痕皮肤、植皮或皮瓣转移来修复创面,或采用环钻手术减小瘢痕组织的容积,术后联合放射或药物注射治疗。

3.复诊随访非常重要!

手术后6个月至1年内应定期到医院复诊,出现复发迹象后及早给予干预措施,以降低复发率。仍出现瘢痕复发者,可采用糖皮质激素联合抗肿瘤化学药物注射治疗和预防后续的复发。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允许上传的最大文件为1 MB。 您可以上传:图像, 音频, 视频, 文档, 电子表格, 互动, 文本, 存档, 代码, 其他 评论文本中插入的YouTube、Facebook、Twitter和其他服务的链接将自动嵌入。 Drop fil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