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前突

患者排便时由于直肠阴道隔松弛,直肠腔中高压的作用方向改变,压力不向肛门口,而朝向阴道形成囊袋状,致使部分粪块陷入其内不能排出,从而引起的以排粪困难为主症的一类疾病。

出口梗阻型便秘的原因之一,多见于慢性便秘致腹内压长期增高的女性、多产妇、排便习惯不良者、老年女性会阴松弛者。

中医学认为本病多是由于排便习惯不良,临厕努责、妇女多产、会阴产伤及老年妇女身体机能渐衰导致正常的解剖结构改变,或气机阻滞,或气阴两虚,或阳虚寒凝,日久胃肠受损,大便排出不畅或排便不尽、排便困难。西医学认为任何降低直肠阴道隔结构强度的因素均能导致直肠向前膨出,如阴道分娩、粪便干硬、发育不良等。

排便困难是该病的主要临床症状,用力排粪时腹压增高,粪块在压力的作用下冲向前突内,停止用力后粪块又被挤回直肠,造成排粪困难。由于粪块积存在直肠内,患者即感肛门会阴下坠,排便不尽而用力努挣,结果腹压进而增加,使已松弛的直肠阴道隔承受更大的压力,从而加深前突,形成恶性循环,排粪困难愈加严重。少数患者需在肛周、阴道内加压协助排便,甚至用指抠辅助排便,部分患者有便血及肛门疼痛。

结合典型病史、症状、体征及排粪造影等辅助检查,可明确诊断。直肠指诊时可触及直肠前壁有一圆形或卵圆形突向阴道内的薄弱区,用力排粪时突出更明显。排粪造影是诊断本病的主要方法,可见直肠前壁向前突出,形态多为囊袋状、鹅头角状或土丘状,边缘光滑,钡剂通过肛管困难,若前突深度超过2厘米时,囊袋内多有钡剂残留。临床中可根据前突深度将其分为三度,即轻度为0.6~1.5厘米,中度为1.6~3.0厘米,重度≥3.1厘米。

本病先以保守治疗为主,通过饮食、药物等调理软化大便,若经保守治疗效果欠佳者,结合前突的位置及程度,可合理选择手术方案,临床中常见的术式类型包括直肠前突经阴道修补术及直肠前突经直肠修补术。

预防与调护:多食高纤维饮食,多饮水,避免过多进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养成定时排便的良好习惯,排便时避免用力努责;适当参加体育运动,避免久坐;妇女产后要充分休息,避免过早负重劳动,节制生育。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允许上传的最大文件为1 MB。 您可以上传:图像, 音频, 视频, 文档, 电子表格, 互动, 文本, 存档, 代码, 其他 评论文本中插入的YouTube、Facebook、Twitter和其他服务的链接将自动嵌入。 Drop fil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