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独立的理论基础、功能评定方法、治疗技能和规范,旨在加速功能障碍者(伤病、先天畸形、其他健康问题等)的功能恢复进程,预防和(或)减轻其功能障碍程度,并促使其重返社会的医学应用学科。
预防、治疗与康复(防治康)是中国医疗体系的三个核心成分。
目前本学科的名称各国有所不同。美国采用“物理医学与康复(physical medicine and rehabilitation,PMR)”作为学科名称,许多国家采用此名称。也有许多亚洲和欧洲国家采用“康复医学”作为学科名称。国际上另一个名称是将这两类名称综合,称为物理医学与康复医学(physical and rehabilitation medicine,PRM)。中国国家卫计委确定的名称是康复医学,临床科室名称是康复医学科,专科医院的名称是康复医院。
历史发展与创始人
康复医学的渊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战国和南北朝时期就有各种运动锻炼(导引、按跷、气功等)和手法(推拿、拔罐、针刺等)促进身体健康和疾病康复的记载。西方在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时代也提出运动与自然因子对于疾病康复的作用。19世纪,西方开始大力发展物理治疗,包括主动和被动运动、声、光、电、热、磁、水疗等治疗骨关节疾患和慢性疼痛等。这是现代康复医学发展的重要基础。现代康复医学发展于20世纪40年代,强调应用各种医学和相关学科的手段,对功能障碍者进行身体、心理、教育和社会等方面的全面训练,通过改善、代偿或替代的路径,最大限度地提升功能,并最终回归社会。
中国康复医学的萌芽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20世纪50年代理疗科和运动医学科(体疗科)逐步发展。1982年国际康复医学概念正式引入中国,1983年中国康复医学会成立。1989年卫生部确定本学科名称为康复医学,并颁布了《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管理规范》,从而在行政层面明确了本学科的内涵。2001年中国作为创始会员国加入国际物理医学与康复医学学会(ISPRM)。2008年汶川地震后,中国康复医疗队为地震伤员的康复发挥巨大的作用,显著提升了本学科的社会影响。2009年中国卫计委提出“预防、治疗、康复”三结合的国家医疗体系架构。2010年首次将9项康复医疗项目纳入国家医保,2016年又增加20项康复治疗项目。卫生部颁布了系列文件,包括2011年的《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管理规范》《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基本标准》《建立完善康复医疗服务体系试点工作方案》,2012年的《康复医院基本标准》《“十二五”时期康复医疗工作指导意见》《常用康复治疗技术操作规范》等,并召开了全国康复医疗工作会议,从而极大地推动了康复医疗机构的发展。2017年国家卫计委印发《康复医疗中心基本标准和管理规范(试行)》《护理中心基本标准和管理规范(试行)》,从而形成三级康复医疗服务体系的标准和规范。
中国康复医学领域的国际交流取得突出的进步。2008年首届亚洲与大洋洲物理医学与康复医学大会在南京召开,2013年第七届ISPRM国际大会在北京召开,2014年励建安担任ISPRM主席,2015年以来ISPRM发展中国家高峰论坛每年在中国定期召开,标志着中国康复事业已经步入国际舞台的中央。
近代康复医学创始人是美国医学家H.A.腊斯克[注]和美国物理治疗师F.H.克鲁森[注]。中国康复医学奠基人包括缪鸿石[注]、南登昆、周士枋、卓大宏[注]、吴宗耀[注]等。
学科内容与交叉学科
康复医学内容包括:康复医学基础、康复机能评定、康复治疗、康复临床和社区康复。康复医学团队包括:康复医师、康复治疗师(物理治疗师、作业治疗师、言语治疗师、假肢矫形师、文体治疗师、职业康复师等)、康复护士、康复心理学家、社会工作者等。康复医学的主要分支包括:神经康复、脊髓损伤康复、骨与关节康复、儿童康复、老年康复、疼痛康复、脏器疾病康复(心脏康复、呼吸康复、糖尿病康复、肿瘤康复、肾脏康复)、精神心理康复等。新近的发展还包括产科康复、物质成瘾康复、亚健康状态康复等。
康复医学与临床医学的各个学科都有紧密联系。由于大部分疾病都无法以治愈作为临床结局,从而遗留功能障碍。此外,老龄、妇女、儿童特殊人群可伴有某些功能障碍。因此各个临床学科都需与康复医学合作,以协助临床治疗,减轻或消除功能障碍,预防疾病的发展与发作。与康复医学关系密切的学科包括:神经内科和外科、骨科、风湿免疫科、老年医学科、心脏科、呼吸科、肿瘤内科和外科、儿科、妇产科、整形科、烧伤科、泌尿科、重症监护科、心胸外科、职业病科等。康复医疗早期介入已经成为许多疾病临床路径的基本组成。临床康复一体化是今后的发展趋势。国家卫计委2013年颁布了四肢骨折等9个常见病种早期康复诊疗原则,以缩短住院时间,提高功能康复的程度。而有些择期手术,如关节置换术、下肢矫形术、截肢术等,在术前就可进行康复指导,帮助患者调整心理状态、训练肌肉力量,以获得最好的功能结局。
康复医学与预防医学有关。通过积极的措施,例如健身锻炼和合理的生活习惯,防止各种疾病的发生,从而减少功能障碍的可能性,这是康复一级预防。许多疾病在发病后,需要积极的康复介入,以预防继发性功能障碍或残疾的发生,这是康复二级预防。已经发生功能障碍后,可以通过积极康复锻炼,防止功能障碍恶化,这是康复三级预防。
重要学术机构与刊物
国际物理医学与康复医学学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Physical and Rehabilitation Medicine,ISPRM)成立于1999年12月,总部在瑞士,是目前国际上最权威的康复医学学术机构。2014年6月,中国著名康复专家励建安教授接过了ISPRM大会主席绶带,成为该国际组织自成立以来的首位华人主席。中华医学会理疗学会于1978年成立,1985年改名为中华医学会物理康复学会,1996年更名为中华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分会(Chinese Society of Physical Medicine and Rehabilitation,CSPMR)。中国康复医学会(Chinese Association of Rehabilitation Medicine,CARM)于1983年成立。中国医师学会康复分会(Chinese Medical Doctor’s Association,Physiatrist Branch)于2003年成立。康复医学领域的权威杂志有《康复医学杂志》(Journal of Rehabilitation Medicine),《物理医学与康复记档》(Archives of Physical Medicine and Rehabilitation),《物理与康复医学》(Physical Medicine and Rehabilitation),《美国物理医学与康复医学杂志》(American Journal of Physical Medicine & Rehabilitation),《物理治疗》(Physical Therapy)等,中文杂志有《中国康复医学杂志》《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等。
康复医学价值观
2011年《世界残疾报告》提出:康复是一项有益的投资。因为它能够培养人类的能力。“康复医疗不是消耗社会资源,而是对社会的投资”。从国家层面来讲,康复医疗不仅可以减少功能障碍人群的医疗和社会负担,还使很多有功能障碍者恢复工作能力,成为社会财富的创造者。从医院层面来讲,康复医疗的发展能够提升医院整体医疗服务水平和能力。从患者层面来讲,康复医疗是保障生活质量和独立性,恢复其社会价值的核心措施。医疗措施价值不仅要考虑该医疗所产生的直接价值,还要附加由于该治疗所导致的间接价值,包括患者提早恢复工作所创造的价值(患者直接的工作价值,以及患者病假期间由其他人完成其工作的费用),以及由于功能改善使疾病复发减少或医院就诊减少而降低其他医疗费用的价值等。治疗费用较低而功能改善显著的措施将是价值最高的医疗方式。康复医疗在这方面无疑有突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