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异位骨化症的康复治疗。
异位骨化通常指在软组织中形成骨组织,常见于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或肌肉、骨骼创伤等。异位骨化好发于髋关节,其次为膝、肩、肘关节及脊柱。成熟的异位骨化包括皮质、松质、骨髓、营养血管、骨膜样组织等结构。异位骨化早期关节可能出现发热和肿胀,但必须和感染、蜂窝组织炎、深静脉栓塞、骨折和炎性关节炎相区别。病人可能出现疼痛、发热、肌强直状态。严重时,相邻神经血管结构可能受到影响从而导致极度肿胀和远端神经损害。
异位骨化的发病机制
异位骨化的病理机制还没有完全弄清楚,可能与软组织间充质细胞核肱骨成骨前细胞、神经和局部因素的改变有关,骨形态诱发蛋白被认为发挥了关键作用。脊髓损伤患者如损伤交感神经束,促进关节血管增生,增加了血流灌注,可能导致异位骨化的发生。被动关节活动延迟一周,患者发生异位骨化的可能性更大。活动关节时压迫肢体导致微创伤出血也可能产生异位骨化。常见的危险因素有:创伤、手术、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烧伤、局部组织缺氧以及一些遗传性因素等,男性多见。
异位骨化的临床分期和诊断
临床分期 | 局部肿胀 | 硬性包块 | X线检查 | ALP | 骨扫描 |
Ⅰ | 明显 | 不明显 | 无发现 | 明显升高 | 阳性 |
Ⅱ | 明显 | 可触及 | 云雾状影 | 明显升高 | 阳性 |
Ⅲ | 较前减轻 | 明显 | 可见骨化影 | 可升高 | 可阳性 |
Ⅳ | 较前减轻 | 明显 | 骨结构清晰 | 正常 | 阴性 |
异位骨化的实验室检查敏感,但不具有特异性。血清碱性磷酸酶(ALP)水平在临床和影像学表现之前开始增加,但异常时间有可能只有数周,而且与骨活动的数量和程度不具有相关性。肌酸磷酸激酶(CPK)可能是更可靠的检测指标,而C反应蛋白(CRP)和红细胞沉降率(ESR)在疾病活动时也会升高。尿羟脯氨酸、与碱性磷酸酶水平相关的胶原蛋白代谢物也可以作为异位骨化的间接标记。
早期诊断异位骨化,骨扫描是最敏感的影像学指标,普通X线通常在骨扫描阳性后2~6周才能发现异常。超声检查早期就可能有阳性结果,磁共振检查肌肉、筋膜和皮下组织的T2加权成像可帮助诊断急性期异位骨化。
治疗
药物治疗
非甾体类抗炎药(如吲哚美辛)为首选,通过抑制环氧化酶阻止前列腺素的合成,抑制间充质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从而达到减轻症状、预防异位骨化形成的作用。
磷酸盐治疗已经证明可降低异位骨化患者新骨形成的速率,但不影响成骨。依替膦酸二钠抑制破骨细胞的活动和磷酸钙转化为羟基磷灰石。虽然有报道称注射依替膦酸二钠能迅速消除水肿而且药物停用后较少反弹,但此药不能长期使用。目前推荐依替膦酸二钠口服给药,初诊时CPK水平升高,20毫克/千克/天,维持6个月:首次CPK水平正常,20毫克/千克/天,使用3个月后改为10毫克/千克/天,再用3个月。如果CPK升高或CRP>8,建议增加非甾体类抗炎药,直到C反应蛋白<2或血清肌酸磷酸激酶趋于正常。
康复治疗
急性炎症期后(1~2周)温和牵伸关节,为防止关节活动范围受限,主动和被动活动肢体是必要的,但在急性炎症阶段,应避免过度的关节活动度训练。Ⅰ~Ⅱ期常用冷疗法治疗,Ⅲ~Ⅳ期可采用温热疗法、超声波疗法、音频电疗法等治疗。
手术治疗
功能严重受限患者可实施外科切除手术。大多数临床医生建议手术要等到骨骼扫描显示异位骨成熟后进行,时间可能要长达12~18个月。外科手术并发症包括显著失血、感染和多发异位骨化。术后处理包括使用6周以上的非甾体类抗炎药、3~12个月的磷酸盐和放射治疗。放射治疗可降低异位骨化发生但会延迟伤口愈合,增加骨坏死及发生肉瘤的风险。
预防
有研究表明使用包括1-羟基-亚-乙基-1、1-二磷酸和吲哚美辛(伤后五周内,每天75毫克连用3周)在内的一些药物预防急性脊髓损伤患者的异位骨化,比使用安慰剂可减少异位骨化的形成。华法林也可能是抑制骨钙素形成的有效药物,但预防性用药尚未被临床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