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源于造血干细胞,以血细胞发育异常(又称病态造血)、高风险向白血病转化为特征的异质性疾病。
最早于20世纪初以难治性血细胞减少开始被认知,20世纪中叶逐渐认识到存在向白血病转化的趋势,曾被称为临界白血病、白血病前期。1976年,法国、美国、英国(FAB)协作组正式将该类疾病定名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中国尚缺乏大规模的流行病学统计。上海地区曾统计2004~2007年MDS发病率为1.51/10万,低于白血病的发病率,也低于欧美国家该病发病率。发病平均年龄为62岁。在60岁以上人群中发病率上升至3.97/10万,属于一种老年性疾病。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检测水平的提高,中国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发病率在逐渐上升。自2014年,国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基金会设定每年的10月25日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世界警觉日”。
病因
病因未明。遗传是内在因素之一,长期接触高浓度苯、化疗药物、放射线等可增加患病概率。约50%MDS患者有染色体核型异常,部分患者出现原癌基因、抑癌基因突变及凋亡相关基因异常表达,表观遗传学改变也与MDS发病有关,造成细胞周期异常、增殖能力增强而凋亡和分化能力减弱,从而形成肿瘤克隆。
诊断与分型
当出现持续性的血细胞减少、血细胞发育异常(病态造血)以及特殊的细胞遗传学改变时需考虑MDS。1982年FAB协作组根据MDS患者外周血和骨髓中的原始细胞比例、形态学改变、环形铁粒幼细胞数量及单核细胞数量,将MDS分为5个亚型:难治性贫血(RA),难治性贫血伴环形铁粒幼细胞(RARS),难治性贫血伴原始细胞过多(RAEB),难治性贫血伴原始细胞增多转变型(RAEB-t)和慢性粒单核细胞型白血病(CMML)。各型主要诊断标准见表。
FAB协作组MDS分型标准(1982) | |||||
亚型 | 原始细胞/% | 骨髓中环形铁粒幼细胞/% | 外周血中单核细胞/109个/L | Auer小体 | |
骨髓 | 外周血 | ||||
RA | <5 | <1 | <15 | 不定 | – |
RARS | <5 | <1 | >15 | 不定 | – |
RAEB | 5~20 | 1~5 | 不定 | <1 | – |
RAEB-t | 20~30 | >5 | 不定 | <1 | + |
CMML | 5~20 | 1~5 | 不定 | >1 | – |
*表中Auer小体为白血病细胞中的棒状小体 |
2001年世界卫生组织(WHO)结合细胞遗传学分析提出MDS分型标准并于2008年、2016年更新,主要诊断标准见表。
WHO的MDS分型标准(2016) | ||
分型 | 外周血 | 骨髓 |
伴单系病态造血的MDS | 一系或两系血细胞减少,原始细胞无或少见(<1%) | 一系病态造血,病态造血细胞占该系细胞10%或以上,原始细胞<5%,环形铁粒幼细胞<15%(或合并SF3B1基因突变时<5%) |
伴多系病态造血的MDS | 血细胞减少,原始细胞无或少见(<1%),无Auer小体,单核细胞<1×109/升 | 两系或三系病态造血,病态造血细胞占该系细胞10%或以上,原始细胞<5%,环形铁粒幼细胞<15%(或合并SF3B1基因突变时<5%) |
环形铁粒幼细胞增多的MDS(环形铁粒细胞增多及单系病态造血的MDS,环形铁粒细胞增多及多系病态造血的MDS) | 血细胞减少,原始细胞无或少见(<1%),无Auer小体 | 一系或多系病态造血,病态造血细胞占该系细胞10%或以上,原始细胞<5%,环形铁粒幼细胞≥15%(或合并SF3B1基因突变时≥5%) |
原始细胞过多型的MDS(原始细胞过多型的MDS-1,原始细胞过多型的MDS-2) | 血细胞减少,原始细胞<5%或5%~19%,有或无Auer小体,单核细胞<1×109/升 | 一系或多系病态造血,原始细胞5%~9%或10%~19%,有或无Auer小体 |
伴孤立del(5q)的MDS(5q-综合征) | 贫血,血小板正常或升高,原始细胞无或少见(<1%) | 分叶减少的巨核细胞正常或增多,原始细胞<5%,细胞遗传学仅见5q-,无Auer小体 |
MDS未分类型 | 血细胞减少,原始细胞≤1% | 一系或多系病态造血细胞<10%,同时伴有遗传学异常,原始细胞<5% |
临床表现
MDS患者以50岁以上中老年人居多。多数起病隐匿,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主要与减少的细胞系和减少程度有关。85%以上患者有贫血症状,可表现为皮肤苍白、心悸、头晕、嗜睡、虚弱、精神不振、劳力性呼吸困难。如出现粒细胞减少或功能缺陷,容易发生感染。如血小板减少则表现为自发性的皮肤黏膜出血、女性月经量增多等。MDS各亚型间临床表现亦有差别。RA、RARS患者多以贫血为主,临床进展相对缓慢,白血病转化率相对较低;伴多系病态造血的MDS常有多系血细胞减少,明显贫血、出血及感染,生存期较RA、RARS缩短,转白率增高;而RAEB及RAEB-t常在短期内进展为白血病,预后差,死亡率高;5q-综合征患者以严重贫血及血小板升高为主,中位生存期与RA患者相似。
实验室检查
血象及骨髓涂片中血细胞形态和数量的异常变化是诊断的主要依据。90%以上的病例有不同程度的病态造血。红细胞系病态造血包括:核出芽、核间桥、核碎裂、多核、类巨幼样变、环形铁粒幼细胞、空泡、过碘酸雪夫染色阳性等。粒细胞系病态造血包括:胞体小或异常增大、核分叶减少、不规则多分叶、颗粒减少或缺失、Auer小体等。巨核细胞系病态造血:微巨核、核分叶减少、多核。绝大多数骨髓病理表现为增生活跃或明显活跃,少数患者骨髓增生减少,可见不成熟前体细胞异常定位,即在骨小梁旁区和间区出现3~5个或更多呈簇状分布的原粒和早幼粒细胞。40%~70%的MDS患者存在克隆性染色体核型异常,常见有+8、-7、7q-、-5、5q-、20q-、-Y。
鉴别诊断
①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全血细胞减少或骨髓增生低下的MDS患者,需要与该病鉴别。MDS患者网织红细胞可正常或升高,以大细胞性贫血为主,外周血有时可见有核红细胞;骨髓早期细胞比例不低或增加,病态造血明显,常伴有细胞遗传学异常。而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为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骨髓小粒中非造血细胞(淋巴细胞、网状细胞、浆细胞、肥大细胞等)比例增高,常无细胞遗传学异常。
②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该病患者也可以出现全血细胞减少和病态造血,通过流式细胞技术,可检测出该类疾病患者血细胞表面缺少维持细胞膜稳定性的蛋白,CD55、CD59缺失。由于存在此类缺陷的血细胞容易在酸性环境中被破坏,可以通过酸溶血试验(Ham试验)鉴别。
③白血病。原始细胞过多型的MDS骨髓中可见原始细胞增多,但其比例小于白血病诊断标准(20%)。
预后
MDS患者的自然病程及预后差异很大,生存期0.5年至10余年不等。临床广泛应用的是1997年英国、美国、法国、德国、西班牙等国提出的MDS患者预后的国际积分系统(international prognostic scoring system,IPSS)以及WHO预后分析系统(WHO prognostic scoring system,WPSS)。主要依据患者年龄、血细胞减少的数量、是否依赖输血、骨髓中原始细胞比例以及细胞遗传学异常综合评估预后,并指导治疗。
MDS国际预后积分系统(IPSS,1997) | |||||
预后参数 | 积分值 | ||||
0 | 0.5 | 1 | 1.5 | 2 | |
骨髓原始细胞/% | <5 | 5~10 | – | 11~20 | 21~30 |
染色体核型 | 好 | 中等 | 差 | ||
血细胞减少系列数 | – | 0~1 | 2~3 | – | |
*表中低危组:0分;中危-1组:0.5~1分;中危-2组:1.5~2分;高危组:≥2.5分 染色体核型,好:正常、-Y、5q-、20q-;中等:其他细胞遗传学异常;差:复合染色体异常(≥3种异常)、7号染色体异常 血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ANC)<1.5×109/升,血小板计数(PLT)<100×109/升,血红蛋白(Hb)<100克/升 |
治疗
严重贫血和有出血症状者可输注红细胞和血小板,粒细胞减少者应注意预防感染。长期输血易导致铁超负荷,可予祛铁治疗。
预后评估低危组MDS主要是改善生活质量,支持治疗为主。采用输血,抗感染,以及促红细胞生成素、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雄激素等促进造血,诱导分化及促凋亡治疗,免疫抑制(环孢素A)及免疫调节(来那度胺)治疗。
中高危组主要是改善自然病程,除输血、预防感染等支持治疗外,采用去甲基化药物(阿扎胞苷或地西他滨)促进细胞分化凋亡、小剂量阿糖胞苷或高三尖杉酯碱化疗。转白血病且年龄小于60岁的患者,一般情况良好的可给予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联合化疗,年龄大、机体状况差、合并心肺等疾病的应采取小剂量化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是唯一可能治愈MDS的手段,但老年人难以承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