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孢子虫病

微孢子虫寄生于人体引起的寄生虫病。

病原学

微孢子虫是专性细胞内寄生原虫,可感染许多动物,也可引起人类尤其是艾滋病患者的机会性感染。它也可在其他一些人群如进行器官移植的患者、旅游者、儿童、隐形眼镜携带者及老年人中发生。此外,可感染人类的微孢子虫虫种已在动物体内及水中被检出,引起人们对此病的动物源性及水源性传播的担忧。

传播途径

微孢子虫的生活史包括裂体增殖和孢子增殖,孢子是其感染期,可以感染人或动物。感染人体的微孢子虫较小,直径1~5微米。当孢子被宿主吞食后,侵入肠上皮细胞或其他细胞引起病变。可引起人类疾病的微孢子虫有6个属,其中比氏肠内微孢子虫是人类微孢子虫病中常见病因。

病理特点及临床表现

微孢子虫寄生在十二指肠和空肠,受感染部位的肠黏膜绒毛萎缩或断裂,通常病变较轻,固有层有浆细胞及淋巴细胞浸润,引起分泌性腹泻。微孢子虫也可引起肺炎、肌炎、脑炎及角膜炎。

诊断及治疗方法

本病的诊断主要依据光学显微镜及透射电子显微镜检查患者组织、体液及粪便标本中的微孢子虫,但费用较高且费时,难以作为常规检查。可应用荧光发亮法、浓集亲色染色法或免疫荧光抗体法检测患者尿液、粪便或穿刺液等体液标本中的微孢子虫,以诊断此病。此外,也可应用以聚合酶链反应(PCR)为基础的分子生物学方法作诊断及鉴别虫种。有报告阿苯达唑对引起艾滋病患者腹泻的微孢子虫感染有效,甲硝唑也可能有效。复方磺胺制剂对此病的中枢神经系统炎症及肌炎有效,烟曲霉素悬液滴眼对此病的角膜炎有效。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允许上传的最大文件为1 MB。 您可以上传:图像, 音频, 视频, 文档, 电子表格, 互动, 文本, 存档, 代码, 其他 评论文本中插入的YouTube、Facebook、Twitter和其他服务的链接将自动嵌入。 Drop fil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