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寄生于人体小肠上段并导致疾病的一类钩虫。又称美洲板口线虫。是寄生人体钩虫的主要类型。
病原学
与十二指肠钩口线虫类似,是最常见寄生于人体的两类钩虫。其成虫头端较细;颈弯明显,体部与颈弯与尾部方向相反,致使虫体外形呈“s”形。口孔椭圆形,腹缘有1对板齿;其交合刺为合并的一根,末端呈倒钩状,被包裹于另一刺的凹槽内;不具有尾刺。主要分布在北美和南美、中非、印度尼西亚、南太平洋诸岛等地。
生活史
美洲钩虫的成虫寄生于人体的小肠上端。虫卵随宿主粪便排出体外后,在温暖、潮湿、荫蔽、含氧量充足的疏松土壤中,经过发育、蜕皮最终成为具有感染人体的丝状蚴。当人体皮肤与之接触时,丝状蚴受人体温度的刺激,依靠机械的穿刺运动及咽管腺分泌的胶原酶的化学作用,通过毛囊、汗腺或皮肤缺损处钻入人体。最终通过血液抵达小肠,并发育成为成虫。
临床表现
感染期幼虫侵入皮肤后,一小时内即可引起钩蚴性皮炎,其表现为局部皮肤有灼伤、针刺、奇痒感,继而出现充血斑点或丘疹,1~2日内成为水泡,若有继发感染可成为脓疱。皮疹多见于与泥土接触的足趾、手指间等较薄的皮肤。幼虫穿过肺微血管进入肺泡时,可引起局部出血及炎性病变。患者可出现咳嗽、痰中带血,并常伴有发热、畏寒等全身症状。成虫咬附在肠黏膜上,可造成散在性出血点及小溃疡,出血深度可达黏膜下层甚至肌层。患者可出现消化道功能紊乱,如上腹不适或疼痛、恶心、呕吐、腹泻和便秘等。此外,钩虫的主要危害在于成虫可导致宿主慢性失血,宿主因慢性失血可导致贫血,其程度与钩虫的数量、宿主的健康状况、营养条件等有关。少数患者有喜食生米、泥土、煤渣、破布等“异嗜症”。儿童感染钩虫可引起营养不良、发育受阻。
诊断及治疗方法
钩虫感染存在的线索包括临床表现,以及皮肤暴露于潜在污染的土壤和/或其他原因不明的血液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历史。诊断可以通过粪便检查来确定,从粪便中检出钩虫卵或培养出钩蚴是确诊的依据。分子诊断测试可以区分感染钩虫的物种。没有可靠的血清学检查。在某些情况下,可以在内窥镜下发现钩虫,附着在胃和小肠黏膜上。常用的驱虫药有阿苯达唑、甲苯达唑。对有贫血症状的感染者,应积极纠正,一般口服硫酸亚铁或葡萄糖酸铁。通过加强粪便管理及无害化处理,是切断传播途径的重要措施。加强个人防护,提高自我保健意识,改革农业施肥和耕作方法,在钩虫感染季节不赤手赤足下地作业,或涂抹药膏,均可显著减少感染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