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通过视听途径的基本言语交际过程,而影响造句表意或理解他人言语含意等较高级过程的病理状态。可由视、听、发音、书写器官的器质性病变造成,也可以是发育性的障碍,如口吃和发不出某些辅音等。主要类型有构音障碍、语音障碍、口吃、言语失用和嗓音障碍。儿童和成人都可以发生言语障碍。
构音障碍(dysarthria)
构音障碍是一种运动性言语障碍,是由于神经系统损伤影响了运动-语言系统中的运动部分,表现为用于产生言语的构音肌功能障碍,很难或完全不能发出言语,但不影响患者对语言的理解能力。言语系统中的呼吸、发音、共鸣和构音器官等的功能均可发生障碍。构音障碍不包括由结构异常引起的言语障碍,如腭裂。患者的言语可表现为如下特征:言语含糊不清、支离破碎、难以理解;语速缓慢;语速快但含糊不清;唇舌及下颌运动幅度小;音调和节律异常;音质改变,如嘶哑、气息声、鼻音重等。
构音障碍的病因很多,如中风、脑外伤、脑肿瘤、脑瘫、吉兰巴雷综合征、低体温症、莱姆病、中毒、颅内高压等,还有神经退行性疾病包括帕金森病、肌萎缩侧索硬化症、多发性硬化、亨廷顿病、尼曼匹克病、遗传性共济失调等,代谢性疾病包括肝豆状核变性、缺氧性脑病、脑桥中央髓鞘溶解症等。这些疾病导致大脑中与计划、执行和调节骨骼肌运动的区域受损,当影响了头颈部肌肉的功能时便导致构音障碍。受损区域包括大脑皮层的运动和躯体感觉中枢、皮质延髓传导途径、小脑、基底核、脑干、神经肌肉接头等。
根据症状表现的不同可以将构音障碍进行分类,包括痉挛型构音障碍(双侧上运动神经元损伤)、迟缓型构音障碍(单侧或双侧下运动神经元损伤)、共济失调型构音障碍(小脑损伤)、单侧上运动神经元损伤(症状轻于双侧上运动神经元损伤)、运动过强型和运动过弱型构音障碍(基底神经节损伤引起,如亨廷顿病、帕金森病)和混合型构音障碍(表现为不止一种类型的症状)。大多数构音障碍的患者为混合型,因为神经损伤很少局限于一个区域。
构音障碍导致的构音问题需要言语治疗师的指导。传统的治疗手段主要是为了纠正语速、音调、共鸣、响度和发音问题。这些治疗通常是增强构音肌的力量和患者的控制能力,还包括学习发音技巧来提高语言的清晰度和可辨识度。患者需要学习的技能通常包括咀嚼和吞咽、减少发声疲劳、发音时口腔的正确运动方法和如何克服心理障碍。对于存在严重构音障碍的患者,考虑利用电脑和卡片等方式进行交流。近年来提出的Lee Silverman嗓音训练法对于改善帕金森病患者的嗓音和言语功能有一定效果。通过制定全面的训练方案、重视平常练习、提倡家人辅导和自我监督的方式来达到使帕金森患者维持言语功能的目的。替代沟通设备的发展也给构音障碍患者的沟通提供了另一种方式。
语音障碍(speech sound disorders)
大多数儿童在学习说话的过程中都存在语音错误,如果过了一定年龄错误依然存在,便成为语音障碍。成人也可出现语音障碍,为儿时遗留或神经系统疾病导致。
语音障碍的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分为省略、添加、替换和歪曲。省略指说话时有些语音缺失,使字词的发音不完整;添加指在词句的发音中增加了额外的语音;替换指将言语中的一个或多个音位替换成了其他音位;歪曲指患者发出的语音与正确的语音存在差异,其与替换的区别在于歪曲不会被认为是发出了其他音位或发出的语音与任何音位均不符。
语音障碍包括构音异常(发音过程问题)和音位异常(语音的模式)两种类型。构音异常指无法正确发出特定的音位,由构音器官的功能异常导致,如唇、舌、齿、颚等的异常。这种类型患者的语音错误相对于音位障碍者要少,主要是语音的歪曲。通常的治疗方法是通过纠正患者的构音动作,勤加练习改善发音。音位异常是指患者无法区分一些音位,如/d/和/t/,认为两者相同,有些患者把言语中一些音位全部替换为同一种发音,因此相对于构音异常而言,音位异常的错误较多,主要为语音的替换。治疗手段主要是让患者练习最小语音对,即仅有一个音位差异的两个词。两种类型的语音障碍也可同时存在。
口吃(stuttering)
俗称结巴,表现为言语过程中出现无法控制的重复、语音拉长、中断或说不出话。口吃影响言语流利度,多数情况下发生于幼年,持续一生。其特点为言语中断、不流利。虽然大多数正常人有时也会出现言语不流利的情况,但是严重的口吃会影响人的正常交流。一些口吃患者在说话时会非常紧张、喘不上气,导致言语的终止或阻塞。通常口吃对患者的日常生活产生一定影响,口吃的严重程度和发生场合因人而异。例如,多数患者在工作、学习、生活的各种场合均有口吃,而有些患者只在打电话或在较多人面前讲话时才出现口吃,这是因为此类患者比较在意别人对于他口吃的反应。有些人会试图掩饰言语的不流利,如迂回赘述、假装忘记想说的内容或减少说话。
口吃的治疗是一种综合治疗,总体原则为改善患者的交流心态,减轻口吃对生活的影响。现有的治疗手段主要是帮助患者更好地控制言语,如减慢语速、调整呼吸、从单个字词到长句练习说话、消除焦虑等。
流利塑造治疗通过指导患者发声、呼吸和构音,使患者言语更加流利,减轻口吃症状。该疗法是基于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而制定的。通过拉长元、辅音来减慢语速,通过持续气流法和“软接触”发音法增加流利度,使患者发出一种缓慢、单调,但是流利的言语。通常通过密集的2~3周训练完成。
修饰疗法的目的不是消除口吃,而是减轻患者的适应不良行为,使其在交流中能够放松,从而也会减轻症状。
电子流利设备主要通过改变言语-听觉反馈减轻口吃症状,如掩蔽、延迟说话者自己的语音,改变语音频率等。其应用历史已超50年,但确切原理并不清楚。
其他治疗是一些药物可能有效,如苯二氮唑类药物、抗抑郁药、多巴胺拮抗剂等。心理治疗对一些患者也十分必要。
言语失用(apraxia)
言语失用症一种运动性言语障碍,是由于大脑的计划过程出现问题,即使发音相关的结构和功能正常,患者无法正确运动发音器官而产生言语。言语失用症可以和构音障碍或失语症同时发生。临床表现为明显的发音障碍,言语产生和模仿困难,言语错误如语声失真、替换或省略,语速慢,节奏和语调异常,自发性言语(如打招呼)优于目的性言语,严重者完全无法发音等。
言语失用症由控制肌肉协调运动的大脑区域受损引起,患者能够听懂也知道自己想要说什么,但是大脑无法控制相关肌肉产生言语。最常见的病因为脑卒中,其他还有脑外伤、痴呆、肿瘤和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
嗓音障碍(voice disorders)
指人的发声系统出现异常,导致嗓音音调、响度或音质的改变。嗓音障碍相关疾病种类很多,如声带小结、声带息肉、声带囊肿、声带麻痹、痉挛性发声障碍、喉炎、声带矛盾运动等。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声音嘶哑。其他表现如音调降低、音色改变、声音响度下降、发声疲劳、咽喉不适、异物感、频繁清嗓、歌手可出现音域改变和声区转换困难等。
嗓音障碍的治疗手段包括嗓音疗法和手术疗法。嗓音疗法是一种系统的行为学治疗手段,通过改变患者的发声习惯和生活方式来减轻或消除嗓音问题,是声带小结、息肉和囊肿的一线治疗手段,也可以和其他治疗方法结合,如肉毒素注射、声带填充、甲状软骨成形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