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糜烂性胃炎

以胃黏膜糜烂为特征的急性胃炎。旧称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

病因和发病机制

病因包括外源性因素和内源性因素。前者包括应用非甾体抗炎药(如阿司匹林等)、糖皮质激素、某些抗肿瘤药、抗生素、铁剂、氯化钾和酒精等。后者包括严重创伤、烧伤、大手术后、败血症、颅内病变、多器官功能衰竭、休克、极度紧张或劳累等引起的应激。外源性因素通过抑制胃黏膜前列腺素合成、增加胃酸和胃蛋白酶分泌和/或直接刺激损伤胃黏膜;内源性因素通过应激引起胃黏膜微循环障碍,造成黏膜缺血、缺氧,增加胃酸、胃蛋白酶分泌而损伤胃黏膜。这些因素最终造成胃黏膜糜烂、表浅溃疡形成和出血。

临床表现

症状
表现不一。轻者仅有上腹隐痛、不适、反酸等消化不良症状,或因原发疾病病情危重掩盖了症状;重者起病急骤,突发上消化道出血(呕血、黑便),出血量大者可有晕厥、烦躁、血压下降等失血性休克表现。

实验室和辅助检查
①粪便隐血试验:多数无呕血、黑便者粪便隐血试验可呈阳性。
②内镜检查:是主要诊断手段。出血后12~48小时内进行内镜检查可见胃黏膜弥漫性或局限性多发性糜烂、出血灶和浅表溃疡,病变痊愈后通常不留瘢痕。

诊断

有上述外源性或内源性因素并有突发消化不良症状,尤其有消化道出血,是重要的诊断线索,确诊依赖于急诊内镜检查。

治疗

①一般治疗:去除外源诱因,积极治疗内源原发疾病;休息、禁食或流质饮食。
②抑制胃酸分泌:消除胃酸、胃蛋白酶对胃黏膜损伤,常用药物有质子泵抑制剂和H2-受体拮抗剂。
③保护胃黏膜:可增强胃黏膜屏障。
④上消化道出血的特殊处理。

预防

有诱发急性糜烂性胃炎外源或内源性因素者,可用抑酸剂或胃黏膜保护剂预防。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允许上传的最大文件为1 MB。 您可以上传:图像, 音频, 视频, 文档, 电子表格, 互动, 文本, 存档, 代码, 其他 评论文本中插入的YouTube、Facebook、Twitter和其他服务的链接将自动嵌入。 Drop fil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