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多种病因引起的胃黏膜慢性炎症。特征是胃黏膜以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为主。
慢性胃炎主要由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多数慢性胃炎患者无症状,因此常用幽门螺杆菌感染率估计慢性胃炎患病率。中国人群中幽门螺杆菌感染率为40%~60%,因此估计的患病率达50%或以上。自身免疫因素所致的慢性胃炎在北欧较多见,中国仅有少数报道。
中国慢性胃炎分类采纳了国际上新悉尼系统方法,将慢性胃炎分成非萎缩性胃炎(旧称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和特殊类型胃炎三大类。根据胃炎分布部位,可分为胃窦为主胃炎、胃体为主胃炎和全胃炎。
病因和发病机制
幽门螺杆菌感染:感染后几乎无例外地引起组织学胃炎,长期感染(10~25年)后,部分患者可发生胃黏膜萎缩和化生。
自身免疫因素见自身免疫性胃炎。
其他因素包括:
①十二指肠液反流。胆汁、胰液和肠液反流入胃,可产生炎症、糜烂、出血和黏膜上皮化生等变化。吸烟也可影响幽门括约肌功能,引起反流。
②胃黏膜损伤因子。一些外源性因素,如长期摄食粗糙或刺激性食物、酗酒、高盐饮食、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等药物,可长期反复损伤胃黏膜,造成炎症持续不愈。慢性右心衰竭或肝硬化等所致的门静脉高压症可引起胃黏膜淤血缺氧。这些因素可各自作用或协同幽门螺杆菌感染起作用。
临床表现
症状
多数患者无任何症状;有症状者主要表现为非特异性消化不良,如上腹不适、疼痛、烧灼感、饱胀、早饱等,这些症状一般无明显节律性,进食可加重或减轻。此外也可有食欲不振、嗳气、反酸、恶心等症状。这些症状的有无和严重程度与慢性胃炎的内镜所见和组织病理学分级无明显相关性。胃黏膜有显著糜烂者可有上消化道少量出血。
体征
多不明显,有时可有上腹部轻压痛。
实验室和辅助检查
①内镜检查:可分为非萎缩性胃炎和萎缩性胃炎,如同时存在平坦糜烂、隆起糜烂或胆汁反流,则诊断为非萎缩性或萎缩性胃炎伴平坦或隆起糜烂,或伴胆汁反流。
②胃黏膜活检标本病理检查:观察到的幽门螺杆菌、炎症、活动性、萎缩和化生可分成轻度、中度和重度3级;异型增生(分成轻度、中度和重度)或上皮内瘤变(分成低级别和高级别)也应分级。
诊断
鉴于多数慢性胃炎患者无任何症状,有症状也缺乏特异性,缺乏特异体征,因此根据症状和体征难以做出诊断。其诊断及与其他胃食管疾病(如消化性溃疡、反流性食管炎、胃癌等)的鉴别,主要依赖内镜检查和胃黏膜活检组织学检查,尤其是后者的诊断价值更大。
治疗
目的是缓解症状和改善胃黏膜组织学,治疗应尽可能针对病因,遵循个体化原则。
消除或削弱攻击因子方面,包括:
①根除幽门螺杆菌。适用于阳性者,治疗方案见幽门螺杆菌感染。
②抑酸或抗酸治疗。适用于有胃黏膜糜烂或以烧心、反酸、上腹饥饿痛等症状为主者。根据病情或症状严重程度,选用抗酸剂、H2受体拮抗剂或质子泵抑制剂。
③针对胆汁反流、服用非甾体抗炎药等做相应治疗和处理。动力促进剂多潘立酮、莫沙必利、伊托必利等可消除或减少胆汁反流,米索前列醇、质子泵抑制剂可减轻非甾体抗炎药对胃黏膜的损害。
增强胃黏膜防御适用于有胃黏膜糜烂或症状明显者。药物包括胶体铋、铝碳酸镁制剂、硫糖铝、瑞巴派特、替普瑞酮、吉法酯、依卡倍特等。
动力促进剂适用于以上腹饱胀、早饱等症状为主者。
中药可与西药联合应用辨证施治。
其他包括:
①抗抑郁药、镇静药。适用于睡眠差、有明显精神因素者。
②维生素B12。适用于A型萎缩性胃炎有恶性贫血者。
③抗氧化剂。维生素C、维生素E、b-胡萝卜素和微量元素硒等抗氧化剂可清除幽门螺杆菌感染炎症所产生的氧自由基和抑制胃内亚硝胺化合物形成,对预防胃癌有一定作用。
预后
慢性胃炎可持续存在,但多数患者并无症状。少部分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可发展为慢性萎缩性胃炎;后者中,极少数经长期演变可发展为胃癌。
根除幽门螺杆菌、补充抗氧化剂等综合治疗可在一定程度上预防胃黏膜萎缩、肠化的发生和发展,但是否能够逆转这些病变尚有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