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应劭·风俗通义
——
司徒梁国盛允字子翩,为议郎,慕孟博之德,贪树于有礼,谓孟博:“公区区,欲辟大臣,宜令邑人廉荐。”孟博厉声曰:“老夫年尊,绝意世事。又海内清高,当路非一。”退而告人:“子翩欲德我,我不受也。”子翩亦以恨,遂不得辟。孟博病去受事,而常干宰相之职。
——
谨按《礼》:“父为士,子为天子。”武王建有周之号,谥大王、王季,言王业肇于此矣。越裳重九译,献白雉,周公荐陈祖庙,曰:“先人之德。”有天下,尊归于父,此人道之极。前汉诏曰:“海内大乱,兵革并起,朕被坚执锐,自率士卒,犯危难,平暴乱,偃兵息民,天下大安,此皆太公之教训也。今上尊号曰太上皇。”《春秋》之义,“因其可褒而褒之。”《孝经》曰:“敬其父则子悦。”叔矩则其孝敬,则粥身苦思,率礼无违矣。则其友于,则褒兄委荣,尽其哀情矣。则其学艺,则家法洽览,诲人不倦矣。则其政事,则施于已试,靡有阙遗矣。君子百行,子产有四。凡在他姓,尚宜褒之,况于父乎!敬意之至,犹用夷悦,况于宠族乎?抗爽言以拒厚旨,抑所生以为己高,忍能厉然独享其荣,若乃不令之下愚,流货财于权嬖,此罪人也。田辉托疾,上也;刘矩屈体,次也;范滂、吾无取焉耳。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