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丛子》

简介

《孔丛子》是一部记录孔子及其后裔言行的儒家著作,旧题孔鲋(约前264—前208,孔子八世孙)所撰,但后世学者多认为原文成书于汉魏之际,可能为伪托之作。全书共七卷二十三篇,内容以对话形式展开,全文记载了孔子、子思、子高、子顺等孔门祖孙的言论,兼及战国至汉初儒家思想的发展。书中融合了儒家伦理、政治学说和修身观念,部分内容与《论语》《礼记》相呼应,但因掺杂后世思想,真伪历来存在争议。该书虽未被列入儒家核心经典,但仍为研究孔氏家学及汉魏儒学演变提供了重要文献参考。

目录

1 嘉言
——
2 论书
——
3 记义
——
4 刑论
——
5 记问
——
6 杂训
——
7 居卫
——
8 巡守
——
9 公仪
——
10 抗志
——
11 小尔雅
——
广诂
——
广言
——
广训
——
广义
——
广名
——
广服
——
广器
——
广物
——
广鸟
——
广兽
——
广度
——
广量
——
广衡
——
12 公孙龙
——
13 儒服
——
14 对魏王
——
15 陈士义
——
16 论势
——
17 执节
——
18 诘墨
——
19 独治
——
20 问军礼
——
21 答问
——
22 连丛子上
——
叙书
——
谏格虎赋
——
杨柳赋
——
鹗赋
——
蓼虫赋
——
与从弟书
——
与子琳书
——
叙世
——
23 连丛子下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