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夫论》

简介

《潜夫论》是东汉思想家王符所著的政论著作,约成书于汉和帝至桓帝年间(2世纪前期)。全书共十卷三十六篇,全文以“潜夫”(隐士)自喻,针对东汉中后期的社会弊病,系统批判了豪强兼并、吏治腐败、选举不公等时政问题,并提出“国以民为基”的民本思想,主张“崇本抑末”“信赏必罚”等治国方略。原文思想融合儒法,兼采道家,文风犀利务实,与王充《论衡》、仲长统《昌言》并称东汉“三论”。因作者终身不仕,该书长期未被重视,但其中对封建制度的深刻剖析,使之成为研究东汉社会矛盾与批判思想的重要文献。

目录

赞学
——
务本
——
遏利
——
论荣
——
贤难
——
明暗
——
考绩
——
思贤
——
本政
——
潜叹
——
忠贵
——
浮侈
——
慎微
——
实贡
——
班禄
——
述赦
——
三式
——
爱日
——
断讼
——
衰制
——
劝将
——
救边
——
边议
——
实边
——
卜列
——
正列
——
相列
——
梦列
——
释难
——
交际
——
明忠
——
本训
——
德化
——
五德志
——
志氏姓
——
叙录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