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窦血管扩张症

局限于胃窦的条状或点状血管畸形。较罕见。内镜下分为条状型与点状型。

病因和发病机制

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伴随疾病如下:
①肝硬化。约30%的患者同时存在肝硬化。
②胃黏膜脱垂。松弛的胃窦黏膜被牵拉伸长,并受幽门口挤压形成多条纵形皱襞,黏膜内血管随之增长、迂曲和扩张。
③其他。部分硬皮病患者伴此症,此外还可能与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肾衰竭和骨髓移植等相关。

临床表现

主要为长期消化道隐性出血,失血量较多者可表现为黑便,呕血少见。病程可达数年或数十年,长期消化道出血可致缺铁性贫血。部分患者可有伴发疾病的表现。

诊断

内镜检查是最主要诊断手段。内镜下此症可分成条状型和点状型。前者胃窦部血管呈红色条纹状扩张,沿黏膜皱襞向幽门集中,类似于西瓜皮表面条纹,又称“西瓜胃”;后者扩张的血管呈红色小点,弥漫均匀地分布于胃窦部。此症需与门脉高压性胃病、糜烂性胃窦炎和胃血管发育不良等鉴别。

治疗

贫血者需补充铁剂,严重者需输血。糖皮质激素对伴硬皮病者有效,雌激素联合孕激素、沙利度胺等疗效尚不确切。内镜下治疗包括热探头、激光、氩离子凝固、内镜下结扎和注射硬化剂等,以氩离子凝固治疗最有效。内镜下治疗失败或复发者可考虑行胃窦切除术。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