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状窦血栓性静脉炎

伴有血栓形成的乙状窦静脉炎。为常见的耳源性颅内并发症。

流行病学

sigmoid:表示形状似“C”(1660年)或者“S”(1786年),由sigma+-oid合成而来。特别是用来表示结肠的弯曲部。Sinus:来自拉丁语sinus,弯,曲、转,后用于解剖学术语指鼻窦,窦道等;thrombophlebitis:1872由thrombo-+phlebitis合成,其中,thrombo-意为“血块”,从希腊词汇thrombos演变而来;phlebitis在1820年由phlebo-(静脉)和-itis(炎症)合成而来。乙状窦血栓性静脉炎是侧窦血栓性静脉炎的一种。二者临床上并无严格区分,概念上常混淆使用。在1888年首次为侧窦血栓性静脉炎进行手术前,死亡率100%,随着抗生素的应用,死亡率已经大大降低%。中国关于侧窦血栓性静脉炎的报道最早见于1931年。基本内容见侧窦血栓性静脉炎。

病因

乙状窦血栓性静脉炎是最常见的耳源性颅内并发症之一,约占10%。多由于中耳乳突化脓性病变直接侵袭乙状窦骨板,先形成静脉周围炎,使内膜粗糙、血流变慢,纤维蛋白、红细胞及血小板粘附于内膜上,形成窦壁血栓。乙状窦和中耳乳突部相邻,中耳的感染可以比较容易扩散至乙状窦,炎症反应可以形成血栓,后者可以移行到其他脑静脉窦或更远的地方,引起脑脊液引流不畅而至颅内压增高,甚至引起败血症而危及生命。

中耳感染侵犯乙状窦有三条主要途径:
①病变破坏骨质直接感染;
②经骨壁淋巴间隙传播;
③由乳突气房内膜血管形成血栓,继而移行至乙状窦内。感染侵犯窦壁后形成乙状窦周围炎,进而导致内膜炎,出现壁栓,甚至闭塞管腔。致病菌主要为溶血性链球菌(40%~70%),其他细菌也可见如葡萄球菌、肺炎球菌、厌氧菌等。

临床表现

寒战、高热、头痛、耳痛、恶心呕吐等是本病主要症状,随着抗生素的应用,有的症状已不典型。发热可以高热至40℃以上,弛张热最常见,因细菌反复进入血液,每24小时可以发作1~2次。有时患者呈持续发热,可导致谵妄。

乳突导血管血栓形成可引起明显耳后水肿,血栓静脉炎向下扩散,可导致胸锁乳突肌前缘疼痛和触痛。化脓栓子远处扩散,可导致肺炎及肺脓肿。

诊断

结合病史、症状和体征,加上血常规、计算机断层扫描(CT)、磁共振成像(MRI)以及脑血管造影等,有助于本病的诊断。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特别是有胆脂瘤者,若急性发作,出现周期性畏寒、高热应该考虑此病,结合眼底检查、Tobey-Ayer检查、同侧颈部触及条索状肿块并有压痛,可帮助本病诊断。

治疗

手术彻底清除病变:手术方法包括乳突根治术、术中探查乙状窦,磨除乳突外侧骨板并暴露乙状窦壁,通畅引流。同时给予足量敏感抗生素抗感染治疗。

预后

早期诊断和治疗可大大降低该病的致死率,预后比较好,反之预后差。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允许上传的最大文件为1 MB。 您可以上传:图像, 音频, 视频, 文档, 电子表格, 互动, 文本, 存档, 代码, 其他 评论文本中插入的YouTube、Facebook、Twitter和其他服务的链接将自动嵌入。 Drop fil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