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路炎

急性和慢性中耳炎感染经过迷路瘘管、前庭窗、蜗窗、被腐蚀的鼓岬或血栓性静脉炎等途径引起的常见并发症。该病也可继发脑膜炎、硬膜下脓肿等蔓延到迷路引起。根据病变程度可分为局限性迷路炎、急性弥漫性浆液性迷路炎、急性弥漫性化脓性迷路炎等。

局限性迷路炎

局限性迷路炎(circumscribed labyrinthitis)亦称迷路瘘管(labyrinthine fistula),是指迷路部分炎症。

病理
迷路炎仅发生瘘管区,多因中耳胆脂瘤腐蚀骨迷路,膜迷路暴露(迷路瘘管),进而穿破内骨膜与外淋巴间隙相通,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偶尔经蜗窗或鼓岬引起迷路感染。在瘘管处有浆液纤维素渗出和淋巴细胞浸润,逐渐有纤维性肉芽组织形成,使炎症局限化,病变多发生外半规管,亦可发生于其他半规管、前庭窗、蜗窗、鼓岬上。

症状
为阵发性眩晕、伴恶心、呕吐、耳流臭脓。

诊断
阵发性眩晕、眼震、瘘管试验阳性,鼓室见胆脂瘤,计算机断层扫描(CT)检查见骨迷路骨质破坏及缺损。突然转身、屈身或在车中受震时可诱发眩晕,擤鼻和压耳屏多能诱发眩晕,耳镜检查见胆脂瘤,瘘管试验可为阳性,前庭功能检查正常。

治疗
前庭发作时,应卧床休息,给大量抗生素控制感染,病状好转后及时行乳突根治术,术中不扰动瘘管,以免引起急性弥漫性浆液性迷路炎和急性弥漫性化脓性迷路炎。

急性弥漫性浆液性迷路炎

急性弥漫性浆液性迷路炎(acute diffused serous labyrinthitis)是中耳感染或岩部感染引起的内耳炎,常继发局限性迷路炎。

病理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时,感染或细胞毒素经前庭窗或蜗窗侵入迷路,乳突手术、镫骨手术等直接损伤迷路而产生。迷路感染轻微,膜迷路内为充血、毛细管渗透性增加,浆液纤维素渗出和淋巴细胞浸润,膜迷路内部结构受刺激,多无破坏性病变,炎症控制后,迷路功能恢复,若炎症继续发展,成为化脓性迷路炎,则迷路功能完全丧失。

症状
眩晕、呕吐、伴共济失调、听力下降。

诊断
眩晕、伴恶心、呕吐,眼震在患侧出现,定指位偏向患侧,听力检测非全聋且暂时性,病变消退后可恢复。CT检查:骨迷路破坏和缺损,但膜迷路正常。

治疗
卧床休息,使用抗眩晕药,使用大量抗生素及激素控制感染,行乳突根治术,术中不切开迷路。

急性弥漫性化脓性迷路炎

急性弥漫化脓性迷路炎(acute diffused suppurative labyrinthitis)是局限性迷路炎和急性弥漫性浆液性迷路炎的发展和恶化。

病理
大多数继发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和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急性发作。镫骨手术、颞骨骨折损伤迷路,也可以硬脑膜下脓肿或化脓性脑膜炎蔓延到骨迷路内引起。迷路感染严重。膜迷路内出现脓液,前庭膜膨胀,感觉器及膜迷路坏死,可有死骨,迷路功能完全丧失,如侵入颅内,可引起颅内感染。

症状
严重眩晕、频繁呕吐、全聋。

诊断
严重眩晕,频繁呕吐,全聋。患者躺向健侧,眼震在健侧出现,定指位偏向及倾倒皆向眼震慢相侧。CT检查:骨迷路及膜迷路均有破坏及缺损。患者闭目静卧不动,头部稍动即引起严重眩晕。患者躺向健侧、眼震在健侧出现,定指位偏向及倾倒皆向眼震慢相侧,如有体温升高及头痛,应行脑脊液检查,如脑脊液压力升高,白细胞数增加,可诊断颅内感染,检查前庭功能完全消失,由于中枢代偿,一般2周后前庭症状逐渐消退。

治疗
卧床静养,抗眩晕药使用,给予大量抗生素及激素控制感染,前庭症状减轻后,行乳突根治术,术中迷路切开,完全切除侵入迷路上皮组织。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允许上传的最大文件为1 MB。 您可以上传:图像, 音频, 视频, 文档, 电子表格, 互动, 文本, 存档, 代码, 其他 评论文本中插入的YouTube、Facebook、Twitter和其他服务的链接将自动嵌入。 Drop fil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