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治疗因咽鼓管功能障碍导致顽固性分泌性中耳炎的手术方法。咽鼓管成形术中具有代表性的是激光咽鼓管成形术和球囊扩张咽鼓管成形术。
咽鼓管位于颅底,是连接鼓室与鼻咽的管道。静息状态下,咽鼓管软骨部关闭,做吞咽或打哈欠等动作时腭帆张肌收缩,牵拉咽鼓管软骨部,使咽鼓管主动开放,从而调节中耳与外界压力平衡。因此,咽鼓管功能障碍在分泌性中耳炎的发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患者可表现为耳鸣、耳痛、眩晕、无法平衡中耳压力。
早期用于治疗咽鼓管功能障碍的外科方法有咽鼓管吹张术、咽鼓管探条扩张、腭帆张肌缩短术、鼓膜切开及置管术、腺样体切除术等。随着鼻内镜、球囊、激光等新技术广泛应用于临床,人们对咽鼓管解剖和功能的研究进一步深入,出现了一系列针对咽鼓管功能障碍的新的手术方法—咽鼓管成形术。现从激光和球囊扩张两方面简单介绍咽鼓管成形术。
激光咽鼓管成形术
对于顽固性分泌性中耳炎,在鼻内镜的引导下,利用激光汽化咽鼓管后壁的黏膜、黏膜下组织及适度去除部分软骨,将咽鼓管进行充分扩张,通过观察有无中耳积液及术前术后鼓室阻抗图检查来判断疗效的手术方法。墨西哥的C.亚涅斯对这一手术进行了改进。术中采用十字交叉法对咽鼓管后壁及后唇的软骨进行非穿透性的网状分割,而并非只切除软组织及软骨,进而改变了软骨的弹性和张力,促进了腭帆张肌的作用从而开放咽鼓管。通过3~37个月对25例手术耳的随访观察,有效率达到了92%。
激光咽鼓管成形术由于其较高的有效率,被耳鼻喉科医生熟知并应用于临床,但由于其设备昂贵,对周围软组织的热损伤及手术部位毗邻颈内动脉,使其具有较高的手术风险,尚未在临床大规模开展。
球囊扩张咽鼓管成形术
对顽固性分泌性中耳炎的患者于全麻下,经鼻内镜引导,将球囊经咽鼓管咽口推送入咽鼓管峡部,球囊压力为10巴(1巴=100千帕,为一个大气压),维持2分钟,以扩张狭窄或阻塞的咽鼓管的手术方法。观察术后纯音听阈均值(PTA)、气骨导间距(ABG)、咽鼓管测压(TMM)、咽鼓管功能评分(ETS)的变化,以及患者主观满意度(视觉模拟评分法),也可以咽鼓管术前、术后1周、术后2周及术后8周吞咽时咽鼓管主动开放压作为客观指标,以瓦氏试验动作作为主观评价指标,其结果对比显示给予咽鼓管球囊扩张术后咽鼓管功能较术前显著改善。2013年德国的H.H.祖德霍夫发表了关于球囊扩张咽鼓管成形术的2年随访报告,以患者的主观症状进行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术后随访22耳2年,咽鼓管评分仍较术前具有显著差异(得分从1.5上升至6.14),表明球囊扩张咽鼓管成形术具有良好的远期效果。
球囊扩张咽鼓管成形术因其具有安全、有效、微创、易操作等特点,已在临床开展,但中国国内仍处于尝试阶段,其适应证的选择及疗效的评估仍需进一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