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突根治术

根除乳突、鼓窦和鼓室内的病变,并通过切除外耳道后上骨壁,将鼓室、鼓窦、乳突腔与外耳道形成一覆盖上皮的永久向外开放空腔的手术。

根除乳突、鼓窦和鼓室内的病变,并通过切除外耳道后上骨壁,将鼓室、鼓窦、乳突腔与外耳道形成一覆盖上皮的永久向外开放空腔的手术。经典的乳突根治术要求搔刮并清除全部中耳传音结构,包括鼓室黏膜,残存的听骨和鼓膜,以及咽鼓管黏膜等,使术腔全部上皮化,以获得干耳,因此,术耳的听力不仅会受到明显的损害,气导听阈一般可下降50~60分贝(HL),而且今后将失去重建听力的机会。故对乳突根治术适应证的选择比较慎重。

手术目的

彻底清除乳突、鼓窦、鼓室和咽鼓管鼓口病变组织,停止流脓、获得干耳,防治颅内、外并发症。

适应证包括:
①胆脂瘤型中耳炎,病变广泛,已无重建听力条件,如合并感音神经性耳聋、咽鼓管功能无法恢复者。
②骨疡型中耳炎,合并全聋或接近全聋者。
③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引起颅内并发症,不适宜重建听力者。
④结核性中耳乳突炎伴骨质破坏,死骨形成者。
⑤局限于中耳的中耳恶性肿瘤,某些中耳良性肿瘤,如面神经纤维瘤、颈静脉球瘤等。

手术方法

切口
采用耳后或耳内切口。暴露乳突、颧突后根,认清外耳道上嵴、筛区、鼓乳缝及鼓鳞裂。

开放鼓窦及乳突腔
磨去鼓窦入口及上鼓室外侧骨壁,使鼓窦、乳突腔、鼓室和外耳道形成一共同向外开放的空腔。可采取两种径路:
①鼓窦径路。多用于乳突气化好,乳突骨质有广泛破坏或乳突骨皮质已穿破者。开放及轮廓化鼓窦及乳突气房。用小号切削钻头或小圆凿在探针指引下由后向前逐步磨(凿)去鼓窦入口及上鼓室外侧壁,直至接近或抵达上鼓室前壁为止,注意使磨(凿)骨的上界与鼓窦盖的平面一致,使鼓室盖与鼓窦盖形成一连续而平整的骨板,又不暴露硬脑膜为度。在磨(凿)去上鼓室外侧壁的同时,用金刚石钻头由外向内逐步磨(凿)去外耳道后壁和上壁,最后形成一条细而窄的、横跨于鼓切迹上方的“骨桥”。然后磨断“骨桥”,或用细头咬骨钳咬断“骨桥”,注意断“桥”时忌用力过猛,以防骨折,或骨凿滑落而伤及面神经。如枕骨及锤骨完好且位置正常,亦可保护面神经,因面神经乳突段骨管较砧骨短突的位置稍深,锤骨头及砧骨体位于鼓室段面神经外方之故。“骨桥”切除后,其前上方近上鼓室前壁的断端称“前拱柱”,后下方连外耳道后壁之断端称“后拱柱”。
②上鼓室径路。此径路的操作步骤与鼓窦径路者正相反,是一种经上鼓室向鼓窦入口、鼓窦及乳突逐步推进的方法。可经此行上鼓室、鼓窦探查术。经此作乳突根治术者特别适用于乳突气房发育不良(硬化型乳突),小鼓窦,乙状窦前置或浅置,脑膜低位等病例。

耳切口完成后,用小剥离子由外向内分离外耳道后壁、上壁及部分前壁的皮肤及骨膜,直达鼓沟及鼓切迹,并将后半部纤维鼓环从鼓沟中分出,将皮瓣连同后半部鼓膜一并推向外耳道前下方。用钝头弯钩形细探针沿上鼓室外侧壁的外缘轻轻向内滑行,经鼓膜松弛部穿孔处(或紧靠鼓切迹)探入上鼓室,探测其高度及宽度,以便估计可能凿(磨)去的范围。然后可用2~3毫米小圆凿由松弛部穿孔的上缘或鼓切迹的前上部开始,由上鼓室外侧壁下缘逐步向上,成小片地凿去骨质,尽量使上鼓室向外全部敞开,不留悬垂骨壁或潜腔。凿(磨)骨时注意:
①随时用探针探查,了解残存骨围。
②持凿要稳,动作宜轻。
③使用探针探查时须紧贴骨壁,轻轻滑入,定勿扰动上鼓室内的结构,以免听骨脱臼、移位或损伤已暴露的面神经。
上鼓室外侧壁凿(磨)除后,继续在探针指引下,由前向后逐步凿(磨)开鼓窦入口、鼓窦及乳突腔外侧骨壁。至此,鼓室和鼓窦、乳突腔已连成一腔,并可见位于上鼓室的砧骨体,锤骨头及锤砧关节(如其尚未溶溃),鼓窦入口内侧壁的外半规管凸及其前下方之面神经管,砧骨短脚位于鼓窦入口底部的砧骨窝。若用电钻,则先以外耳道上嵴为中心,磨去外耳道后上部骨质,扩大外耳道,磨薄上鼓室及鼓窦的外侧骨壁,至仅存留一菲薄骨片为止。继之,从此菲薄骨片的上鼓室外侧壁下缘开始,依次开放上鼓室、鼓窦入口、鼓窦和乳突。

由于上鼓室径路是由上鼓室向后、沿鼓窦入口向鼓窦逐步推进而加以开放的,鼓切迹处骨质较薄,距鼓窦入口较近,而且,如果上鼓室外侧骨壁被胆脂瘤破坏而已有部分缺损,则可较容易地由此经鼓窦入口而找到鼓窦;此外,磨(凿)开了上鼓室外侧骨壁亦即断了“骨桥”,可省时;遇乙状窦前置或外置,亦不易损伤乙状窦。因此,对于一位熟悉解剖且技术熟练的耳外科医师来说,取此径路不仅可缩短手术时间,而且也比较安全。但因手术开始磨(凿)骨的位置较深,解剖标志不如鼓窦径路者清楚,加之上鼓室及其周围均有重要的解剖结构,所以,要求术者已具备鼓窦径路的手术操作经验。除以上两径路外,尚有极少采用的外耳道径路:于外耳道上嵴内侧处,在距外耳道上嵴约5毫米的外耳道后壁和上壁交角处,向内向后凿入3~4毫米,一般即可进入鼓窦。后续步骤同鼓窦径路。

“骨桥”磨(凿)断后,保留的骨性外耳道后壁亦称“面神经嵴”,此乃因面神经管乳突段在其中走行之故。用金刚石钻头或平凿循面神经行走的方向一层层地磨(削)低面神经嵴,至其内侧端略高于外半规管凸或砧骨突平面以上水平面,外端近外耳道底平面为度。后拱柱一般亦在此过程中被磨去。若发现磨(削)得较低之骨质变得较易出血,表示此处已接近面神经管,宜就此停止磨削。在从面神经嵴上方将其磨低的同时,还须从其后方磨(凿)去其乳突面之残余气房,从前方磨(凿)去其外耳道面的部分骨质,尽可能充分暴露鼓室窦及面隐窝,以便彻底清理病灶。

磨(削)低面神经嵴是乳突根治术的重要步骤之一,手术区也为较危险的区域,如操作不慎,易使外半规管受到损伤,故须:
①熟悉该区诸解剖结构,磨(削)骨前先找到外半规管凸及砧骨窝作为标志,磨(削)面神经嵴内段时,不低于此两标志。
②磨(削)骨的方向,始终和面神经垂直段行走的方向一致,由外而内,层层磨(削)去骨质。切忌在与面神经呈垂直的方向进行操作,忌施暴力,以免骨折,损伤面神经。
③牢固握执钻柄,磨骨时方向不能偏移。用骨凿者左手亦须紧紧把握骨凿,不使滑落,此为整个手术操作的基本要领之一。
④手术时在面神经管锥曲和鼓室段上方置一棉条,以防万一骨凿滑落时损伤面神经。
⑤在不损伤面神经的前提下,面神经嵴磨(凿)得愈低愈好,以有利于术后引流、换药及观察。

为扩大鼓窦入口,尚须磨(凿)去残存的上鼓室外侧骨壁(前拱柱),向前达上鼓室前隐窝。所谓上鼓室前隐窝是指位于锤骨头前方的一较大的气房。

清除病变组织
鼓室、鼓窦及乳突腔的病变组织是否被彻底清除,是关系到手术成败的重要步骤之一,宜认真、仔细地进行。清理胆脂瘤时,除下述情况外,均应同时将其包囊彻底清除:
①包囊和已暴露的硬脑膜或乙状窦壁粘连,强行刮除有损伤硬脑膜或乙状窦的危险。
②迷路瘘管上覆盖的包囊一般均予以保留,以免术后发生浆液性,甚至化脓性迷路炎。如在清除瘘管周围病变时已将其一并剥除,可立即以棉片覆盖瘘管,避免直接吸引,待手术结束时以颞肌筋膜等修补之。
③覆盖于面神经鞘膜之上胆脂瘤包囊一般粘连甚紧,如不易剥离,勉强行之则有伤及面神经之虞。
④胆脂瘤侵犯前庭窗,镫骨,或镫骨足板被胆脂瘤包囊覆盖,术中一般不予触动,以免引致迷路炎。在整个中耳乳突腔,胆脂瘤包囊和周围的骨壁间可仅有一层疏松的结缔组织,此时容易剥离而清除之。但大部分包囊均紧贴于其下方的骨壁上,并有指状突起伸入乳突、鼓窦及半规管周围的小气房内,须在显微镜下追踪至其终端而加以彻底地清理。有乳突根治术适应证者,鼓室内的传音结构多已破坏殆尽,鼓室内可充满胆脂瘤或肉芽,须在显微镜下仔细辨认鼓室内各重要解剖结构及隐窝,清除镫骨以外的残存听骨。若残存听骨已被肉芽包埋,可用细针探查,分离肉芽后取出。剥离鼓室内胆脂瘤包囊时,可将显微剥离子轻巧地伸至包囊下方,以吸引器轻轻吸引,看清结构后再剥离。清理前庭窗和镫骨处的肉芽时,可从锥隆起处开始,顺镫骨肌肌腱的方向向前刮除,同时另一手执钝头器械将镫骨固定之。肉芽刮起后,用咬钳将其分块轻轻咬除,切不可撕拉。在未认清镫骨以前,前庭窗区的肉芽不宜盲目刮除,如技术条件不成熟,宁可让其自然愈合。清理隐匿于面隐窝和鼓室窦的病灶常有一定困难,术时须最大限度地磨去面神经嵴前方的潜行骨缘(即面隐窝的外界),并移动患者的头位,调整显微镜的方向,选择最佳的视角,用显微器械轻轻刮除之。初学者如用适当的耳内镜辅助观察,操作时会更加安全。上鼓室前隐窝常有胆脂瘤侵犯,将此窝暴露后,清除胆脂瘤及其包囊并不困难。如气房发育良好,颧弓根气房亦可受累,须注意。伸入咽鼓管内的胆脂瘤一般可被完整剥离,如囊袋将管腔完全阻塞,则不易估计其侵犯深度。刮咽鼓管口的病变时,应注意其与颈内动脉管之解剖关系,刮匙施力的方向应朝向前外方,而勿向后(内)下方用力,以免损伤颈内动脉引起严重出血。咽鼓管区的出血尚可来自颈动脉周围的静脉丛。刮除匙突,取出鼓膜张肌时,注意勿向后用力,以免损伤紧靠匙突后方的面神经管。清除面神经管处的肉芽时,须警惕该骨管可被损毁或有先天性裂缺而致面神经暴露,故应特别小心,全身麻醉者可在面神经监护仪下进行操作,确认为肉芽时,方可分块咬除,切勿强行撕拉。刮除下鼓室肉芽时,注意下壁与颈静脉球之间仅隔一薄骨板,如有先天缺失或骨质腐损,颈静脉球甚易受损。

作外耳道皮瓣
将外耳道皮瓣从前上方剪断,作成蒂在下方的皮瓣,修剪其皮下组织,切除外耳道软骨,然后向后下方翻转,铺盖于乳突腔内。

耳甲腔成形术
为了使乳突腔得到充分的通气引流,除乳突为硬化型,鼓窦甚小者外,均须行耳甲腔成形术:从耳内切口的外耳道弧形切口处,用小剪刀将耳甲腔软骨与其两面的软骨膜进行分离,切除一块半月形软骨,半月形软骨的后端约至术腔后部的中心,上方常超越耳轮脚后缘。然后将耳甲腔皮肤游离缘作1~2条横行切口,形成2~3个小皮瓣,向内贴于乳突腔内。填塞术腔,缝合切口时用生理盐水冲洗术腔后,以明胶海绵或2~3厘米长之碘仿纱条将术腔完全填塞压迫,固定皮瓣,直达外耳道口。缝合切口。

术后处理

注意:
①术后有无面瘫、眩晕、恶心、呕吐等。
②术后常规给予抗生素5~7天。
③术后每日更换耳外部敷料,观察耳内渗出物情况、切口有无红肿。术后第5~7天拆线。
④术后第10~14天抽出耳内明胶海绵或碘仿纱条,观察外耳道皮瓣生长情况、创面肉芽面是否平滑。如渗出物多,可填入抗生素纱条,每日或隔日换取。如分泌物不多,可不填塞。
⑤门诊观察至术腔完全上皮化、干耳。以后每隔半年至1年观察1次,清理术腔脱落上皮碎屑。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允许上传的最大文件为1 MB。 您可以上传:图像, 音频, 视频, 文档, 电子表格, 互动, 文本, 存档, 代码, 其他 评论文本中插入的YouTube、Facebook、Twitter和其他服务的链接将自动嵌入。 Drop fil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