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机械声信号转换为电信号,通过电极传入耳蜗,直接兴奋听神经来恢复或重建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的听觉功能的电子装备。
简史
早在1800年,意大利物理学家A.G.A.A.A.博尔塔首先发现电刺激听觉系统产生声音感觉的现象。他将两个金属杆置于自己的双耳中,加以50伏特的电压,产生了“摇晃的感觉以及听到了像煮沸的浓汤一样的声音”。1957年,法国A.乔诺等成功地运用电刺激使两个完全耳聋的患者产生了听力感知。1961年,美国耳科医生W.F.豪斯与J.厄本共同开发了第一款商品化的单通道人工耳蜗。1982年,澳大利亚Nucleus22型人工耳蜗通过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认可,成为全世界首先使用的多通道耳蜗装置。1995年,多通道人工耳蜗植入开始在中国开展。最早的人工耳蜗电极设计仅从电极传导电信号这一基本功能考虑,未考虑植入同时保护耳蜗内结构。随着基础研究的深入,发现保护耳蜗内精细结构与植入后的康复效果直接相关,自此,人工耳蜗电极设计开始考虑电极柔软性,手术也朝着微创小切口、保留残余听力及内耳精细结构的方向发展,最终目标是提高人工耳蜗植入效果、降低并发症、保留内耳结构和功能,为未来内耳给药、干细胞治疗等新技术提供可能。1995年,中国引进多通道人工耳蜗。
结构原理
人工耳蜗的工作原理是:将环境中的机械声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并将该电信号通过电极传入患者耳蜗,刺激患耳残存的听神经而使患者产生听觉。世界上人工耳蜗的种类很多,但其基本组成部分相同,部件由以下四部分组成:
①拾音器(microphone)。
②言语信号处理器(speech processor)。
③传递-接收/刺激器(transmitter-receiver/stimulator)。
④电极(electrodes)。
拾音器感受环境声波,并将声波转换为电信号后输送给言语处理器。言语处理器将经拾音器送来的电信号进行处理,变成可刺激耳蜗残存听神经、引起听觉的特殊电信号。传递-接收/刺激器将由言语刺激器送来的信号经颞部头皮传输至耳蜗内电极。电极传导电信号刺激耳蜗残存听神经。
应用
人工耳蜗通过人工耳蜗植入术应用于适用人群,手术后,人工耳蜗装置的言语处理器需进行调试编程(fitting programming),以保证人工耳蜗言语处理系统达到与患者患耳相适应的最佳工作状态。一般在术后10天~4周进行言语处理器的调试编程。人工耳蜗言语处理器调试编程的基本项目包括:检测各通道电流强度、测定反应阈、测定舒适水平、确定电听觉动态范围、测定音调感觉、选择刺激通道以及调整输出信号范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