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部肿瘤

耳部在各种致瘤因子作用下,细胞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基因表达失常,细胞异常增殖而形成的非正常组织。

按肿瘤所在部位,可将耳部肿瘤分为外耳肿瘤、中耳肿瘤和内耳肿瘤。按病理类型,可分为瘤样病变、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耳部肿瘤发病情况有如下特点:发病率较低;良性瘤比恶性瘤常见,良性瘤以乳头状瘤最常见,恶性瘤以鳞状细胞癌最常见;原发性者多于继发性,原发于外耳者多属良性,原发于中耳者多属恶性。

外耳良性肿瘤常见外耳道乳头状瘤、耳郭和外耳道血管瘤、耳郭和外耳道囊肿、耵聍腺瘤、外耳道骨瘤。

外耳道乳头状瘤(papilloma of external canal)

好发于男性,是反复挖耳造成的乳头状瘤病毒感染。早期症状为挖耳时易出血,当肿瘤充满外耳道时有阻塞感或听力减退。耳道有多发或单发、带蒂或无蒂、大小不等棕褐色桑葚样肿物,触之较硬。血供差时可部分自行脱落。可采取激光、冷冻及手术治疗。

耳郭和外耳道血管瘤

主要位于耳郭,少见于耳道。毛细血管瘤(capillary hemangioma)由毛细血管网组成,扁平,色如红葡萄酒,或似蜘蛛痣状,皮温高。海绵状血管瘤(cavernous hemangioma)是含血内皮腔隆起肿物,毛细血管排列紊乱。又名草莓瘤,表面呈结节状,微红或紫红色,有搏动。蔓状血管瘤(arterial racemosum hemangioma)使耳郭变形增大,局部温度高,有搏动可延及头皮。可采取非手术治疗:冷冻、放射、激光、局部注射(硬化剂,如5%鱼肝油酸钠、平阳霉素等)。手术治疗主要对于局限性的血管瘤,局部切除并植皮。对有动静脉瘘的血管瘤,先将瘤体外围进行环形缝扎,阻断血供,同时分段环形缝扎,分区切除。

耳郭和外耳道囊肿

包括皮脂囊肿、耳前囊肿(或瘘管)、腮裂囊肿(瘘管)。皮脂囊肿(cyst)最常见,好发在耳垂背面,乳突上表皮肤或耳道软骨后下方。囊肿内衬上皮,为柔软、张力不大的肿物。耳前囊肿(或瘘管):属先天性,表现为耳轮前方皮肤的瘘口。瘘口内有分支管道循入耳轮和耳屏之间的皮下。管道常呈囊性扩大,易罹感染。腮裂囊肿(瘘管)与耳前瘘管(囊肿)的鉴别主要是除了耳轮脚前有瘘口外,常常在外耳道、耳后、颈部有第二瘘口,瘘口阻塞也可出现囊性变。治疗原则是感染期抗感染治疗,控制感染后手术切除。

耵聍腺瘤

好发于外耳道软骨部后下部的耵聍腺分布区,常见的为腺瘤和混合瘤。耵聍腺瘤发病缓慢,肿瘤较大时阻塞外耳道,可引起听力障碍。耳部检查见外耳道后下方局限性的隆起,约为黄豆大小,表面皮肤正常,无压痛,质韧。X线检查外耳道骨质无破坏。因其易恶变,应做手术彻底摘除。切除范围包括肿瘤周边至少0.5厘米,切除肿瘤区的骨膜,并予植皮。

外耳道骨瘤(exostosis)

早期无症状,但肿瘤体积增大时可出现耳闷、听力下降等。耳镜检查可见外耳道骨性段有球形的隆起,正常皮肤触之质硬。影像学检查可见外耳道骨性段有骨样密度的半球状隆起,乳突正常。无明显症状者可暂时不予处理,嘱患者忌挖耳。对于有症状者,应行手术治疗。外耳恶性肿瘤以低度恶性的囊性腺样癌常见,腺癌和恶性耵聍腺瘤均少见。

耵聍腺恶性肿瘤

耵聍腺癌的主要临床表现是无痛性外耳道少量出血或者挖耳易出血。有时耳部有疼痛。外耳道肿块呈肉芽型,红色,由于肿块突破皮肤,表面粗糙不平。耵聍腺癌突破外耳道软骨部侵犯到腮腺,引起耳垂周围腮腺区肿块;有时向前侵犯到颞颌关节,出现张口困难。影像学检查CT可显示外耳道或者乳突部的骨性损害,MRI可显示肿块向腮腺侵犯。手术切除为主,辅以放疗。肿瘤侵犯腮腺较大者,应作腮腺浅叶或者全腮腺切除,术中应保护面神经。术后放疗可以减少肿瘤的复发率。

色素痣和恶性黑色素瘤

色素痣(pigmented mole),又称痣(naevus)。常常出现在外耳道,为半圆形隆起的黑褐色新生物,表面为丘疹状,质软,早期无症状。在机械性刺激如长期挖耳的作用下,容易出现破溃或疼痛,肿块可迅速增大,局部溃烂渗血,变成恶性黑色素瘤(malignant melanoma)。对于色素痣或恶性黑色素瘤,应手术彻底切除。术前不宜活检,防止加速肿瘤的生长和转移。如果肿瘤范围较大,应行外耳道切除、乳突切除,必要时作腮腺切除或者颞骨次全切除、颈淋巴结廓清术。

中耳癌(carcinoma of middle ear)

占全身癌的0.06%,占耳部肿瘤的1.5%。中耳癌以鳞状上皮癌最多见,40~60岁为好发年龄。性别与发病率无显著差别。约80%的中耳癌病人有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病史,中耳炎的病程一般在10年以上,故认为其发生可能与炎症有关。中耳乳头状瘤亦可发生癌变。外耳道癌可以侵犯至中耳乳突腔,临床上常常无法分辨原发部位。常见的临床表现包括耳道无痛性出血、耳部疼痛。肿瘤侵犯面神经可出现周围性面瘫,多数患者表现为传导性聋。晚期中耳癌侵犯到颞颌关节或翼肌,造成张口困难。内耳受到侵犯时可出现眩晕。多数患者有鼓膜穿孔,通过穿孔可见中耳腔红色肉芽,触之易出血。当肿瘤破坏骨性外耳道,在耳道内也可以看到肉芽组织,红色质软脆,易出血。中耳腔肉芽或者外耳道肉芽摘除后做病理检查可以明确诊断。早期患者多采用先手术后放疗,对晚期患者则采用先放疗缩小病灶,再进行手术切除等综合治疗。依据病灶范围采取乳突切除术、颞骨次全切除术、颞骨全切除术。

鼓室体瘤(tympanic body tumor)

局限于鼓室内的起源于鼓室的舌咽神经鼓室支(Jacobson’s nerve)及迷走神经耳支(Arnold’s nerve)的化学感受器瘤,早期主要在鼓室内生长。临床表现为搏动性耳鸣,耳闷感,有轻度传导性聋。耳镜检查:透过鼓膜可见鼓岬表面红色肿块。治疗方法是手术。依据肿瘤大小采取耳道入路,开放面神经鼓索三角的后鼓室入路及开放式乳突切除入路。

听神经瘤(xacoustic neuroma)

属良性肿瘤,起源于Ⅷ脑神经远端或神经鞘部的施万细胞,又称神经鞘膜瘤(neuroma,neurolemmoma)或施万细胞瘤(Schwannoma)。绝大多数肿瘤来自前庭神经,以上前庭神经最易发生,而蜗神经较少,确切地应称为前庭神经鞘膜瘤(vestibular Schwannoma)。听神经瘤为颅内常见良性肿瘤,70%~75%原发在内耳道内,占颅内肿瘤的8%~10%,占小脑脑桥角肿瘤的80%~90%。多见于成年人,发病高峰为30~50岁,无明显性别差异,多为单侧,双侧者极少见。但Ⅱ型神经纤维瘤病的患者易患双侧听神经瘤,又称听神经瘤病。早期典型症状:
①单侧耳鸣。耳鸣为高音调。
②渐进性听力下降。
③眩晕及步态不稳。常常以步态不稳为主,检查可见患者步态不稳,闭目行走呈蹒跚态。
本病起病和进展十分隐匿,但有时瘤体可因出血或水肿突然增大,类似Méniére病的发作。后期症状:由于瘤体开始多在内听道生长,所以多以第Ⅶ和Ⅷ脑神经的损害症状为主。瘤体增大突出内听道,可波及第Ⅴ脑神经,出现同侧脸部麻木或类似三叉神经痛。中后期可出现同侧面部麻木、小脑症状、肢体麻痹和头痛、瘫、神情淡漠等高颅压症状。听神经瘤可通过不同的手术入路摘除。在耳科领域里进入内听道摘除听神经瘤的手术途径主要有:迷路入路、中颅窝入路、乙状窦后入路,伽玛刀治疗可用于小听神经瘤治疗,但不适用于脑干受压或颅压高的病人。伽玛刀治疗后复发者,可再行手术,但手术难度增加。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允许上传的最大文件为1 MB。 您可以上传:图像, 音频, 视频, 文档, 电子表格, 互动, 文本, 存档, 代码, 其他 评论文本中插入的YouTube、Facebook、Twitter和其他服务的链接将自动嵌入。 Drop fil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