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重塑或修复鼻子外观而进行的手术。又称鼻整形术。通过矫正和重建鼻的外形,恢复鼻功能以及通过解决因鼻外伤、先天性缺陷、鼻塞及初次鼻成形手术失败等问题而对鼻部进行美学改善的一种鼻部整形手术形式。
非手术鼻成形术(nonsurgical rhinoplasty)指采用注射如胶原蛋白、透明质酸等皮肤填充物来改变和塑造一个人鼻子的医疗过程。鼻位于面中部,是由鼻根、鼻梁、鼻背、鼻尖、鼻翼、鼻小柱、鼻孔等组成的复杂的三维锥状器官,每部分又有其特定的长度、宽度、高度、弧度及多重曲线等美学因素,故其外形的完整、匀称以及合乎美学比例的结构对一个人的面貌极为重要。鼻是面部最突出的器官,对一个人整个面部美学形态和面部立体结构极其重要,使得鼻成形术最富艺术性和挑战性。
发展简史
鼻成形术与外科学本身的历史一样悠久。在公元前3000~2500年的古埃及,出现了已知的最古老的通过整形手术修复鼻缺损的手术论文。鼻再造成形术起源于2500多年前的印度。印度的苏胥如塔医生在印度经文《妙闻本集》(Sushruta Samhita)中描述了采用额部带蒂皮瓣法行鼻再造术这一概念;它完善于西方,15~16世纪意大利解剖学家G.塔利亚科齐等应用上臂带蒂皮瓣创造了“意大利法”鼻再造术。鼻美容成形术的发展只有一个世纪的历史,美国耳鼻咽喉科医生J.O.罗伊是现代鼻美容成形术的开创者。最初的非手术鼻成形术的报道见20世纪80年代中期,那时主要采用石蜡和硅酮作软组织填充物,由于其有害性,2000年后逐渐被透明质酸(HA)、羟基磷灰石钙(CaHA)所取代。
分类
根据手术的目的,现代鼻成形术可分为鼻美容成形术(cosmetic or aesthetic rhinoplasty)、鼻功能性成形术(functional rhinoplasty)和鼻再造成形术(reconstructive rhinoplasty)。鼻美容成形术是通过手术改变鼻的外形而达到病人希望的鼻外形,如鼻头缩小术、隆鼻术等手术。鼻功能性成形术是指通过手术主要改善鼻的呼吸和嗅觉功能,但不以改变鼻的外形为目的,最常见的手术是鼻中隔矫正术。当鼻受到严重外伤、感染以及肿瘤切除所致的全鼻或鼻部分缺损时,应进行鼻再造成形术,包括全鼻再造术和鼻部分缺损再造术,此时,鼻形状的改变旨在重建鼻子或恢复到发病前的外形和功能状态。
鼻成形术也分为初次鼻成形术(primary rhinoplasty)和二次鼻成形术(secondary rhinoplasty),前者指首次进行鼻的重建、功能或外形的矫正过程;后者指对前次鼻成形手术失败的修正,也称修正性鼻成形术(revision rhinoplasty),发生的比例在5%~20%。
鼻成形术依切口设计可分为开放式(外入路法,open rhinoplasty)和闭合式(内入路法,closed rhinoplasty)两种,两者最大区别在于前者需加鼻小柱横切口,继而可将鼻小柱皮肤向上翻瓣直至鼻尖部。开放式鼻成形入路术野暴露更清楚,为术中准确的解剖判断和系统性的技术操作提供了宽大的空间。
术前准备和评估
成功的鼻成形术开始于仔细的术前准备、完善的术前评估和规划。术前应详细询问病人病史,仔细检查鼻内、外解剖结构,准确记录畸形情况,充分了解病人的期望值。并将病人的期望值与术前检查中的发现相结合,初步判断病人是否适合手术。如果病人期望值不切合实际、情绪不稳定、鼻畸形不明显,暂时不适合手术。
对初次检查适合手术的病人应进行数码照片分析,采用标准化视图,包括前面(正面)、正侧面(左右)、斜面(左右)和基底面(高低位)。通过数码照片使病人有机会更准确指出他们的关注部位,也有助于医生更了解病人的关注点和期望值。有条件者,可采用计算机成像技术,根据面部各角度相关比例对鼻成形病人的鼻/面部进行美学分析,遵循整体协调、平衡的原则和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理念进行术前综合设计,并预测术后效果。重要的是,病人和医生在“审美”上的充分沟通,制定手术方案时,医生需要和病人共同研究,达成共识。
保持鼻的主要支撑结构是维持鼻功能和美观的基础。在鼻整形术中应该首选安全、可靠的自体材料(主要是自体软骨),只有在自体材料无法满足鼻整形手术需要时才考虑其他人工合成材料。
术后处理和随访
鼻成形病人的术后处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组成部分。术后护理包括使病人全面了解预期的康复过程和详细的护理指导。另外,鼻成形手术会发生一些术后并发症,包括出血/血肿、感染、鼻部持续水肿、鼻背不规则/偏斜和对移植物的排斥反应等。术后应制定详细的治疗和护理规划,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术后随访可以安排在术后1周、3个月、半年和1年,然后每1~2年随访1次。通过随访评价手术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