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生命支持

通过应用辅助设备、特殊技术和药物等,提供更有效的呼吸、循环支持,以恢复自主循环或维持呼吸循环功能的措施。专业急救人员在心搏呼吸停止现场,或在向医疗单位转送途中进行的抢救。它是在基本生命支持的基础上,对已恢复或未恢复自主循环的心脏骤停患者,提供进一步的支持治疗。主要内容可归纳为人工气道(airway; A)、机械通气(breathing; B)、循环支持(circulation; C)、鉴别诊断(differential diagnosis; D)。

人工气道

包括食道-气管联合导管、喉罩及气管插管。根据情况可采取不同措施,气管插管是最常用、最确切的方法。人工气道应在心肺复苏中尽早建立,可避免中断胸外心脏按压。

食管-气管联合导管
食管-气管联合导管是一种具有食道阻塞式通气管和常规气管内插管联合功能的双腔、双囊导管。在院前急救和困难气道时可以采用,通常为盲插,若插至气管内可直接通气,若插至食管内则封闭食管腔,从侧孔通气。较气管插管操作简单、成功率高。

喉罩
喉罩是根据咽喉解剖结构所研制的人工气道,是一种介于面罩和气管插管之间的有效通气手段。喉罩具有无须直视声门、操作简单、成功率高、通气可靠等优点,可以应用于颈部损伤以及气管插管困难的患者。

气管插管
气管插管是将特制的气管导管通过口腔或鼻腔,经声门置入气管内的方法,可以为后续的呼吸支持提供最佳通气手段。与食管-气管联合导管和喉罩相比,气管插管操作难度高,必须经过严格训练、熟练操作方可进行。

机械通气

机械通气是使用呼吸机来代替、控制或改变自主呼吸的一种通气方式,是临床上确切、有效的呼吸支持手段。机械通气的目的包括:纠正低氧血症,缓解组织缺氧;纠正呼吸性酸中毒;降低颅内压,改善脑循环;保障镇静剂使用安全,减少全身及心肌氧耗。根据呼吸机送气方式的不同分为定容型通气和定压型通气。

定容型通气
又称容量预设型通气,是呼吸机以预设的通气容量来管理通气,当呼吸机送气达预设容量即停止送气,然后依靠肺和胸廓的弹性回缩力被动呼气。常用的定容型通气模式包括:容量控制通气、容量辅助-控制通气、同步间歇指令通气等。

定压型通气
又称压力预设型通气,是呼吸机以预设的气道压力来管理通气,当呼吸机送气达预设压力即停止送气,且吸气相维持该压力水平,此时通气容量受到气道压力、呼气末正压、呼吸系统顺应性、气道阻力等影响。常用的定压型通气模式包括:压力控制通气、压力辅助-控制通气、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等。

循环支持

循环支持是使用药物或者机械方法达到或维持充足的心排量,恢复组织血流,保证足够的血压来维持重要器官的灌注。高级生命支持中循环支持的方法包括:迅速建立给药通道、应用复苏药物、人工电除颤、体外循环心肺复苏。

建立给药通道
给药途径包括静脉内给药、骨髓腔内给药、气道内给药等。静脉内给药是最常用的通道,分为中心静脉和周围静脉途径。在静脉通道难以建立时,骨髓腔内给药也是较好的给药途径,多用于儿童,可穿刺胫骨或髂骨。气道内给药需要留置气管插管方可进行,不推荐为首选的给药途径。

应用复苏药物
复苏药物分为血管活性药物和非血管活性药物两种。

在心肺复苏中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可以维持器官灌注压,但是也有增加器官氧耗、增强氧化应激和炎症激活的可能。因此,对于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始终存在争议。《2020美国心脏学会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建议:对于不可除颤心律的心搏骤停,尽早给予肾上腺素,每3~5分钟静推一次;对于可除颤心律的心搏骤停,在最初几次除颤失败后可给予肾上腺素;抗利尿激素可单独使用或联合肾上腺素使用,但作为肾上腺素的替代治疗,并未体现出任何优势。

在心肺复苏中使用的非血管活性药物主要为抗心律失常药物,除此之外还包括激素、碳酸氢钠等可能在减轻炎症损伤、改善循环状态有作用的药物。抗心律失常药物使用的目的是终止室颤/无脉性室速,提高自主循环恢复的成功率。《2020美国心脏学会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建议:对初始除颤无反应的室颤/无脉性室速可考虑给予胺碘酮或利多卡因;不建议在心搏骤停中常规使用镁剂。

人工电除颤
对于可除颤心律,人工电除颤是终止心搏骤停恢复自主循环最有效的方法。除颤越早成功率越高,而随着心搏骤停时间延长,由于心肌能量代谢状态的改变,除颤成功率逐渐下降。为保证充足的循环支持,尽可能减少除颤所导致的按压中断。《2020美国心脏学会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建议:对于未监测的心搏骤停,在初始心律分析和给予除颤之前需给予一段时间的心肺复苏;对于持续监测下或目击发生的室颤/无脉性室速,需立即给予电除颤;除颤后需立即恢复心肺复苏;在怀疑顽固性心律失常时,可考虑使用最大能量作为初始能量;双向波除颤优于单向波。

体外循环心肺复苏
体外循环心肺复苏(extracorporeal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ECPR)是指采用体外呼吸、循环支持技术进行心肺复苏。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 ECMO)是其核心技术。虽然ECPR可以提供充分的呼吸循环支持,但是它的实施需要高水平的团队、特殊的设备支持、完善的管理流程以及巨大的成本。《2020美国心脏学会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指出,对于在临时呼吸循环支持下具有潜在可逆性的心搏骤停,可考虑实施ECPR。因此,实施ECPR的关键在于如何筛选可能获益的心搏骤停患者。虽然现有的临床研究无法提供充足的证据支持ECPR在心搏骤停中的常规应用,但是其对恢复自主循环的潜在作用仍然值得充分重视。

鉴别诊断

以上针对心搏骤停的抢救措施均为对症治疗,而真正根治的措施在于对因治疗。因此,在心肺复苏的同时,必须积极进行鉴别诊断,查找引起心搏骤停的原因,然后针对病因进行合理的干预。引起心搏骤停的原因很多,可按“6H5T”逐项分析。6H包括:低血容量(hypovolemia)、低氧血症(hypoxia)、酸中毒(hydrogenion)、高钾/低钾血症(hyper-/hypokalemia)、低血糖(hypoglycemia)、低体温(hypothermia)。5T包括:中毒(toxins)、心脏压塞(tamponade)、张力性气胸(tension pneumothorax)、冠状动脉或肺动脉栓塞(thrombosis of the coronary/pulmonary vasculature)、创伤(trauma)。只有找出导致心搏骤停的原因,复苏才能真正成功。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允许上传的最大文件为1 MB。 您可以上传:图像, 音频, 视频, 文档, 电子表格, 互动, 文本, 存档, 代码, 其他 评论文本中插入的YouTube、Facebook、Twitter和其他服务的链接将自动嵌入。 Drop fil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