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寒冷潮湿作用引起的人体局部或全身损伤。
病因及分类
国外还关注精神因素在冻伤发病中的作用,因恐惧引起严重的血管收缩和出汗,导致末梢温度明显下降,冻伤危险性增加。受冻时间与冻伤程度密切相关。中国寒区和高原地区的常见病,尤其是在寒区作战更为多发。重度冻伤因其病程长、治疗复杂、致残率高,造成大批非战斗减员,严重影响战斗力,故受到军队的重视。其临床表现为软组织受冻并且局部血供减少,一般为耳郭、手、足等部位发红、发紫或肿胀,可伴有休克、感染、多脏器功能衰竭等并发症,严重时出现肢体坏死,甚至导致死亡。
冻伤通常分为两类:一类是非冻结性冻伤,在0~10℃的低温潮湿环境下造成的冻伤,组织不发生冻结性病理改变。其中,战壕足是长时间湿冷作用于足部所致,而浸泡足是足部长时间浸于0℃以上的冷水中引起;冻疮是湿冷因素引起,常反复发病。另一类为冻结性冻伤,由于身体的局部或全部短时间暴露于极低气温,或长时间暴露于0℃以下而引起组织冻结性病理改变。整个机体的中心温度(直肠温度)过低者称为冻僵。持续低温,进一步引起新陈代谢降低和功能受到抑制,最终可导致死亡。按照损伤范围,又将冻伤分为局部冻伤(冻伤)和全身冻伤(冻僵)。
冻伤分为如下四度:
①Ⅰ度。仅及表皮层,可自行消退,不留痕迹。冻伤面明显充血和水肿,皮肤呈紫红色花斑、发痒。复温后,出现红肿、刺痛和灼热等症状。
②Ⅱ度。达真皮层,不留瘢痕,有水疱形成,局部疼痛较剧烈,感觉迟钝,红肿明显;水疱液清,属浆液性。
③Ⅲ度。皮肤全层坏死,留有瘢痕,影响功能,皮肤发绀、表面感觉消失、疼痛剧烈、冻区周围出现水肿和血性水疱;坏死痂皮脱落后,露出肉芽组织,不易愈合。
④Ⅳ度。达机体全层,包括肌肉和骨组织坏死。皮肤呈紫蓝色、表面感觉消失、疼痛难忍,冻伤区与健康组织交界处出现水疱。两周左右出现干性坏疽,并发感染者为湿性坏疽。
冻僵的分度:根据中心温度(直肠温度)划分轻、中、重度。
①轻度,直肠温度为34~36℃;
②中度,直肠温度为30.1~33.9℃。
③重度,直肠温度<30℃,中心温度在25~27℃为低温致死,往往复苏困难。
冻伤后要对伤情有所估计。轻度冻伤受冻部位开始麻木、发凉,继而红肿充血、发痒、热痛;中度冻伤受冻皮肤红肿明显,表面有大小不等的水疱,疼痛较重甚至感觉迟钝,对冷、热、针刺不敏感;重度冻伤深达皮下组织,甚至累及肌肉和骨骼,受冻部位颜色苍白,并出现紫褐色或黑褐色坏死状态,极易并发感染。
临床表现
非冻结性冻伤多发生在肢体末端、耳、鼻等处,其发生多因为低温、潮湿的作用,使得血管长时间处于收缩或者痉挛状态,继而造成血管的持续扩张、血液瘀滞以及血细胞和体液的外渗等,出现局部的渗血、淤血和水肿;而冻结性冻伤多是人体局部接触冰点以下低温时,发生强烈的血管收缩造成的,细胞外液甚至细胞内会形成冰晶,而其最大的损害主要是冻融后造成的,局部血管扩张、充血、渗出以及血栓形成,甚至发生坏死以及炎症反应,如不及时抢救,会直接导致死亡。
诊断
患者冻伤后如果不及时处理,会造成皮肤、肢体等严重损伤,甚至会危及生命,因此要及时做好冻伤患者的急救护理工作。脱离受冻现场,逐步保温和复温(非侵入性复温和侵入式复温等)。纠正复温性休克:防治休克,复温的同时迅速建立静脉输液通道,补充血容量。延迟复苏可采用“恢复灌注与细胞保护并重”的治疗新理念。保护血管、防治血栓、改善循环。疼痛护理:观察止痛效果并记录。对手、足和肢体冻伤患者,抬高患肢平或高于心脏,促进伤处静脉回流从而减轻胀痛,下肢受伤需卧床。按摩周围健康组织或活动健康肢体,分散注意力,提高痛阈。在复温过程中或复温后,患者出现剧烈疼痛,立即遵医嘱以准确剂量、准确途径合理使用镇静、止痛药物。冻伤早期可以给予吸氧、高压氧疗法或静脉液体给氧,增加局部组织的供氧、维持组织活力,促进血管和细胞再生,减少冻区组织丧失。防治感染,合理选用抗生素,要兼顾肝、肾功能情况。加强营养支持,若无严重腹部并发症,伤后一般不禁食。病情观察:生命体征监测、末梢循环监测以及尿量监测等。
治疗
包括:
①高压氧治疗。能有效减少组织坏死范围,降低截肢的可能性。方法为单人纯氧舱治疗,升压减压各20分,稳压40分,持续低流量换气,1次/天,具体治疗次数取决于治疗效果。
②真空负压吸引创面。主要应用在局部表层的冻伤创面,6天为1个疗程。负压真空状态能有效防止创面感染,保持创面清洁,促进皮岛生长,有效缩短愈合时间。
③局部封闭治疗。局部冻伤创面给予神经阻滞药麻醉,能缓解疼痛,改善血管紧张度,防止血栓形成,减轻炎症反应。适合于Ⅱ~Ⅳ度冻伤创面。
④红光治疗仪治疗。通过对生物体产生光化学作用,使细胞线粒体的过氧化氢酶活性增加,加强细胞的新生,促进伤口和溃疡的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