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出现红肿刺痛,甚或有头晕恶心等症的中毒性疾病。
虫蜇伤
昆虫的种类繁多、形态各异,是地球上数量最多的动物群体,在所有生物种类(包括细菌、真菌、病毒)中占了超过50%,它们的踪迹几乎遍布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昆虫是节肢动物中最多的一类动物,最常见的有蝗虫、蜘蛛、蜜蜂、草蜢、蟑螂、蝎子、蜈蚣等。在节肢动物中,刺是其尖锐的器官,通常与毒液连接,并通过刺穿对人造成伤害,如蝎子的尾部刺。刺通常位于动物的后部,带有刺的动物包括蜜蜂、黄蜂(包括大黄蜂)、蝎子等。刺入人体后释放毒素引起局部和全身性的反应即为蜇伤。
蜜蜂蜇伤
蜇人蜂属于膜翅目昆虫。蜜蜂和胡蜂均属于同一门、同一纲的膜翅目,但分属于蜜蜂科(蜜蜂)和胡蜂科(胡蜂、黄蜂、马蜂)。胡蜂科体型、毒性均远远大于蜜蜂科,更易引起重度蜂蜇伤。蜂蜇伤好发于高山及丘陵地区,夏秋季较常见。蜂毒是一种透明毒液,贮存毒囊中,由蜇针排出,其化学成分包括多肽类、酶类和非肽类物质。蜂毒对人体的损害机制包括直接毒性作用和其相关过敏反应引起的间接损伤。蜂蜇伤可并发过敏性休克及多脏器功能损害,尤以急性肾功能衰竭多见,严重者会危及生命。另外,蜂蜇伤的暴露部位、暴露剂量以及外界环境温度等都是导致蜂蜇伤乃至死亡的重要影响因素。
蜜蜂和胡蜂的尾刺连有毒腺,蜇人时将蜂毒注入皮内,引起局部与全身症状。蜜蜂科毒液主要为多肽,呈酸性,仅工蜂(雌性)带蜇刺,刺有倒钩,仅蜇1次。蜇后毒囊残留并持续释放毒素,局部出现红肿、疼痛,数小时后可自行消退,如若蜂刺留在伤口内,会引起局部化脓。胡蜂科毒液以蛋白质为主,呈碱性,刺不带倒钩,可反复蜇刺人畜,毒性强于蜜蜂,攻击性、护巢欲望强于蜜蜂,蜇伤后局部肿痛明显,可出现全身症状,伤口一般不留蜂刺。胡蜂科蜂蜇伤比蜜蜂科更易造成多器官功能衰竭。群蜂蜇伤后症状比较严重,除皮肤红肿外,蜂蜇伤后可引起过敏反应,常发生在蜂蜇后数分钟到几小时内,是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过敏反应表现为皮肤荨麻疹、喉水肿、呼吸困难、心率加快、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严重者发生过敏性休克,导致循环、呼吸器官衰竭。另有部分中毒者出现发热、全身疼痛、头痛、躁动不安、肌肉痉挛等。黄蜂的致敏成分已明确,主要有磷脂酶、透明质酸酶等。研究发现,一些黄蜂的蜇刺,如杂色的长脚蜂,在其毒液中含有相对大量的5-羟色胺(5-HT),这些毒液中的5-HT发挥至少两种作用:一种产生疼痛;另一种是将麻痹成分分布和渗透到受害者的脆弱部位。除急性的过敏反应之外,蜂蜇伤特别是大量的毒蜂蓄伤在数天到1周后,常会并发多脏器损害,表现为血管内溶血、横纹肌溶解、急性肾功能衰竭、肝脏损害(肝功能异常甚至肝功能衰竭)、心脏损害(心肌炎、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神经系统损害(脑梗死、脑炎、神经病变、脑脊髓神经根炎等),其中以肾脏损害最常见,心脏和肝脏次之。
蜂蜇后治疗的第一步是尽可能快地移除毒刺本身。研究显示,无论是刺伤或夹伤,输送的毒液数量没有不同,但是延迟几秒钟都会导致更多的毒液侵入。一旦去除毒刺,应该用冷敷来减少疼痛和肿胀。含苯佐卡因的局部麻醉剂会迅速缓解疼痛,薄荷醇是有效的抗瘙痒治疗,瘙痒也可以通过抗组胺药或类固醇霜来缓解。蜜蜂蜇伤后,局部以弱碱性液体洗敷,再以南通蛇药糊剂敷于伤口,并口服蛇药片;黄蜂蜇伤后,局部以弱酸性液体冲洗或者以食醋纱条敷贴,以3%依米丁(吐根碱)1毫升溶于5毫升注射用水后做伤处注射。若蜂蜇后出现严重的全身性反应,则应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过敏症状者给予肾上腺皮质激素等抗过敏药物,呼吸困难者则及时通畅呼吸道并补给氧,有休克现象的及时抗休克治疗。
蜘蛛咬伤
蜘蛛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物种之一,现存编入目录的4万多种蜘蛛分布在世界各地,中国记载的约有3000种。毒蜘蛛体内毒腺所分泌的毒液从咬伤伤口处进入机体,毒液中含有神经毒素、蛛毒溶血素、组织毒素等,可以迅速入血,引起一系列全身中毒表现。一般蜘蛛咬伤的全身症状会出现出汗、发热、头痛、恶心、呕吐、腹痛、腹胀、黄疸、横纹肌溶解、心动过速、高血压、皮疹、烦躁、易怒、精神病、并发心肌炎等。毒蜘蛛毒液中有毒物质主要为蛋白质和肽,单一的毒液包含多达几百种可产生不同生理效应的成分:若为神经毒素,临床上表现为肌肉麻痹,严重者呼吸麻痹,甚至致命;若为溶血素,其是公认的毒力因子,不仅溶解红细胞,还损害其他多种类型的真核细胞,包括血小板、成纤维细胞、心肌细胞、单核细胞、粒细胞、内皮细胞等;若为组织毒素,则可以促进机体释放组胺、5-羟色胺、缓激肽,引起疼痛、组织坏死、皮疹,可使心肌变性、坏死,引起各类心律失常及心脏疾病而危及生命。
蜘蛛咬伤后应局部冷敷,咬伤处近心端绑扎,口服及局部应用蛇药片,同时伤口处以弱碱性液体或者高锰酸钾清洗,以3%依米丁(吐根碱)1毫升溶于5毫升注射用水后做伤处注射。全身症状严重者则给予相应的对症支持治疗。抗蜘蛛毒素是治疗蜘蛛中毒的特效药,但许多医院尚未常规备有蜘蛛抗毒素。
蜈蚣蜇伤
蜈蚣又称百足、天龙。常见的蜈蚣有红头、青头、黑头三种。红头的背部呈红黑色,腹部现淡红色,足为淡橘红色或黄色。青头的背部和足部呈蓝色,腹部淡蓝色,体型小,长度约为红头蜈蚣的二分之一。黑头蜈蚣背部和足部呈黑色,腹部淡黄色,体型更小。蜈蚣有毒腺,还有一对尖形牙,分泌的毒汁含有组胺和溶血性蛋白质,当人被它咬伤时,其毒汁通过其尖牙注入人体而引起皮肤损伤或全身中毒症状。
小蜈蚣咬伤仅在局部发生红肿、疼痛,热带型大蜈蚣咬伤,甚至发生水疱、瘀斑及组织坏死,咬伤附近的淋巴管发炎、淋巴结肿大,有时整个肢体出现紫癫。有的出现头痛、发热、眩晕、恶心、呕吐,甚至膻语、抽搐、共济失调、昏迷等全身症状,少数病人有过敏性休克的表现。
蜈蚣咬伤后在伤肢上端2~3厘米处,用布带扎紧,每15分钟放松1~2分钟,伤口周围可用冰敷,切开伤处皮肤,用抽吸器或拔火罐等吸出毒液,并选用高锰酸钾液、石灰水冲洗伤口。症状较重者应到医院治疗。用0.5%~1%的利多卡因或1%吐根碱局部封闭,可止痛并防止毒液进一步扩散。此外,伤口周围可用蛇药涂敷,起止痛、消肿作用。对蜈蚣蜇伤敏感者,可用抗组胺药和钙剂治疗。有淋巴管炎时,加用抗生素。
蝎子蜇伤
蝎子是蛛形纲动物,是地球上分布较广且有着4.4亿年进化史的最古老物种之一。世界上的蝎子有1700余种,常用以入药、泡酒。任何蝎子都有毒,区别只在于毒性的大小不同。
蝎毒是一种神经毒,可以引起局部与全身反应。局部发生红肿、疼痛,可发生水疱,甚至局部组织坏死。有烦躁不安、头痛、头晕、发热、腹痛等全身症状,重者会有呼吸困难,消化道出血等表现。由于与蜘蛛同属于蛛形纲,其蜇伤后的处理同蜘蛛类似,局部组织坏死或有感染时可使用抗生素。
蜇伤后要立即用布带扎缚伤口的近心端,防止毒素随着血液循环扩散到全身,挤出伤口内的毒汁,可用负压式吸引将毒汁从伤口内吸出,再用1%的氨水或肥皂水或2%小苏打水清洗伤处。病情危重者送医院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