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肿瘤

发生于颅内组织(脑、脑膜、内分泌腺、血管、颅神经等)的肿瘤病变。颅内占位性病变的一类。通常称为脑瘤。颅内肿瘤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前者来源于颅内各种组织;后者指身体其他部位的恶性肿瘤转移至脑或邻近的恶性肿瘤直接侵犯至脑。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年发病率16.5/10万,其中近半数为恶性肿瘤,约占全身恶性肿瘤的1.5%,以胶质瘤最常见,约占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40%。除脑膜瘤与垂体瘤女性发病略多外,均以男性发病略多于女性。脑胶质瘤的发病年龄高峰为10~49岁,脑膜瘤的发病年龄高峰为30~59岁,垂体腺瘤的发病年龄高峰为21~69岁,神经鞘瘤的发病年龄高峰为20~59岁,先天性肿瘤的发病年龄高峰为10~39岁,血管性肿瘤的发病年龄高峰为40~59岁。总的来说,颅内肿瘤发生在小儿(2岁以下)和老年(70岁以上)患者均较少见。

良性肿瘤(如脑膜瘤、垂体腺瘤、听神经瘤、上皮样囊肿等)预后较佳,尤其是显微外科技术的应用,更提高了全切率,降低了致残率。胶质瘤(尤其恶性程度高者)及转移瘤预后不佳。脑瘤若延误治疗,常引起严重的神经功能障碍(如视力丧失、偏瘫等)。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半数以上的脑瘤可得根治。

分类

神经上皮组织肿瘤
起源于原始神经上皮组织,又称神经胶质瘤,占所有颅内肿瘤的40%~50%,是颅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呈浸润性生长,与正常脑组织界限不清,不易完全摘除。肿瘤细胞分化越差,生长越快,浸润性越大,恶性程度越高。根据细胞的分化不同,又分为星形细胞瘤、少突神经胶质瘤、室管膜瘤、脉络丛乳突状瘤、神经元的肿瘤等。

颅神经鞘瘤
由颅神经鞘膜发生,约占颅内原发肿瘤9%。多为良性,以听神经瘤最常见。占小脑桥脑角肿瘤的75%。多见于成年人。

脑膜肿瘤
由脑脊膜成分(蛛网膜颗粒)发展而来,占14.4%~19%。可发生于颅内各部位。以大脑凸面、矢状窦旁、蝶骨和鞍结节最常见。脑膜瘤生长较慢,包膜完整,可压迫脑组织,但非浸润性生长,故多呈良性,少数为恶性。多见于成年人。

淋巴瘤及造血细胞肿瘤
占原发颅内肿瘤的0.85%~2%,男性略多于女性,发病率在不断升高。0.6%以神经功能缺损为首发症状。肿瘤多位于额叶、大脑深部和脑室周围。常有精神症状、癫痫和肢体运动障碍。进展较快,死亡率高。

生殖细胞肿瘤
占颅内肿瘤的0.5%~5%,儿童颅内肿瘤的0.3%~15%,男性略多于女性,多发生在间脑中线部位,如松果体区和鞍上区。包括胚胎生殖细胞瘤、胚胎癌、内胚窦瘤、绒毛膜癌、畸胎瘤,以及上述各瘤不同成分合成的混合瘤等。

表皮样囊肿和皮样囊肿
属于先天性良性肿瘤,起源于椎管内外胚层的异位组织,表皮样囊肿占颅脑肿瘤的0.5%~1.5%,好发于脑桥小脑角、鞍上,由鳞状上皮层状排列,内涵角蛋白、细胞碎片和胆固醇,囊肿破裂会出现无菌性脑膜炎。皮样囊肿占颅内肿瘤0.3%,内涵皮肤附属器官如毛发和皮脂腺,有些可见成熟骨,多发生在儿童,肿瘤多位于中线,如囟门、第Ⅳ脑室和鞍上,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

蝶鞍区肿瘤
包括各类垂体腺瘤、垂体癌、颅咽管瘤等。垂体腺瘤来源于腺垂体的良性肿瘤,约占10%。起病年龄多为30~40岁,根据常规病理染色分为嫌色性、嗜酸性、嗜碱性和混合性细胞腺瘤四类。根据腺瘤内分泌功能可分为: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腺瘤(ACTH瘤)、泌乳素腺瘤(PRL瘤)、生长激素腺瘤(GH瘤)、促甲状腺瘤(TSH瘤)、黄体生成素/促卵泡刺激素腺瘤(FSH/LH瘤)、混合性激素分泌瘤、无功能腺瘤七类。颅咽管瘤为良性肿瘤,占颅脑肿瘤的2.5%~4%,大多发生在儿童,发自垂体茎鳞状上皮细胞,多位于蝶鞍膈上。

脑血管来源肿瘤
由血管成分发生,占1.0%~2.5%。主要为血管母细胞瘤,或称血管网状细胞瘤,多生长于小脑,常有家族史。

转移性脑肿瘤
系其他部位肿瘤,如肺癌、鼻咽癌,经血循转移或直接侵入颅内,以中老年多见。少数病例脑转移病灶症状,出现于原发肿瘤症状之前。

临床表现

颅内压增高症状
颅内压增高的“三主征”
①头痛,最常见,见于约90%的病例。可为发作性持续性剧烈头痛。疼痛部位可为局限,可为全头,多位于颈后、双侧颞部及前额。头痛的部位不一定有定位诊断意义。在早期头痛可有阵发缓解,也可因体位改变、咳嗽、用力大便等因素而加剧。头痛剧烈时常伴呕吐。小儿因颅缝未闭,颅腔可扩大,老年人因脑萎缩,颅腔内间隙相对扩大,头痛可不显著。
②呕吐,见于60%以上的患者。原因是增高的颅内压刺激第四脑室底或脑瘤直接挤压延髓呕吐中枢。呕吐为呈喷射性可伴有恶心,一般与进食无关,常在头痛最严重时发生,且呕吐后头痛好转。后颅窝肿瘤尤其是第四脑室肿瘤更易引起呕吐。在小儿患者呕吐常为唯一的症状,可误诊为消化道疾患。
③视乳头水肿,约见于70%的病例,是颅内压增高重要的客观体征。一般出现于神经系症状之后。后颅窝及中线肿瘤早期即影响脑脊液循环,故较早引起视乳头水肿。

生命体征
血压、脉搏、呼吸变化,颅内压增高可使血压上升,心率缓慢,呼吸浅慢。这些是临床上观察颅内压增高的重要指标。

脑疝
颅内压增高时,可发生小脑幕裂孔疝(海马钩回疝)、枕骨大孔疝(小脑扁桃体疝)、小脑幕裂孔上疝(见于颅后窝占位病变)、大脑镰下疝。急性海马沟回疝可表现意识障碍,血压升高,呼吸脉搏变慢,患侧瞳孔散大,对侧肢体偏瘫,继之双瞳孔散大,昏迷、去大脑强直,呼吸停止,血压下降,最终心跳停止。小脑扁桃体疝发病更为急速,表现为呼吸突然停止,意识丧失,双瞳孔散大,随后心跳停止。

其他症状
患者常有头晕或眩晕,复视、癫痫发作、精神症状等,晚期则出现意识障碍。婴幼儿可见前囟张力高、头围增大,颅缝裂开,头皮静脉怒张,叩诊头部有破壶音(麦克尤恩氏征)。

定位症状
额叶肿瘤
临床表现以精神症状为突出。主要为记忆减退,性格改变,定向力差,进行性痴呆、欣快,易激动等;多有强握反射和摸索征。可有癫痫大发作,若肿瘤位于优势半球额下回后部可出现表达性失语。肿瘤累及中央前回可致对侧肢体不同程度的瘫痪,可有局灶性癫痫发作。累及旁中央小叶可出现双下肢运动感觉障碍及小便障碍。

顶叶肿瘤
单纯顶叶肿瘤的症状以感觉障碍为主,主要表现为皮层觉(如体形觉、重量觉等)的障碍。对侧半身浅感觉可减退。可出现感觉性局限性癫痫。优势半球的顶叶下部角回和缘上回破坏后还可产生失读、失算、失用和命名性失语症。

颞叶肿瘤
肿物累及颞叶前端内侧尤其是海马沟回时,常有颞叶癫痫发作。累及主侧半球颞上回则可有感觉性失语。累及视放射可出现对侧同向偏盲及1/4象限盲。

枕叶肿瘤
主要表现视觉障碍,出现对侧同向偏盲。有时出现幻视。

丘脑肿瘤
表现为丘脑综合征。即病灶对侧的自发疼痛、感觉障碍(深感觉障碍明显)、感觉性共济失调及舞蹈、手足徐动样不自主运动。若肿物向内发展则精神障碍较为明显,向外发展影响内囊则出现“三偏”征(对侧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同向偏盲)。

脑室肿瘤
侧脑室肿瘤可因堵塞室间孔,影响脑脊液循环而早期引起颅内高压症。若压迫大脑半球邻近结构可表现相应的症状体征。第三脑室前部肿瘤常引起视力、视野、内分泌及代谢的改变;第三脑室后部肿瘤常压迫中脑而引起上视不能等。第四脑室肿瘤则表现阵发性颅高压(布隆斯区征,突然转动头部时,出现间歇性眩晕、呕吐及视力障碍)及强迫头位等。

蝶鞍区肿瘤
包括鞍内及鞍上肿瘤,主要产生内分泌症状和视觉症状。垂体腺瘤是其主要代表。根据不同类型的肿瘤分别产生巨人症、肢端肥大症,泌乳闭经、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肥胖、性功能低下等。若压迫视交叉即产生视野改变,最典型的是双颞侧偏盲。视力下降。

小脑肿瘤
常有眼球震颤、共济失调和肌张力降低。小脑半球肿瘤常表现同侧肢体运动性共济失调,指鼻试验和跟膝胫试验示动作不准,行走时呈醉汉步态,闭目难立征。小脑蚓部肿瘤则表现为躯干平衡障碍,站立不稳,步态蹒跚,闭目难立征阳性。

小脑桥脑角肿瘤
可产生不同程度的Ⅴ、Ⅶ、Ⅷ颅神经受损及小脑症状,晚期可出现脑干症状及Ⅸ、Ⅹ、Ⅺ颅神经症状。早期往往先有耳鸣,继而出现前庭功能障碍及听力下降。

脑干肿瘤
病程短。头痛等颅压高症状不明显。常产生典型的交叉性瘫痪,即肿瘤同侧颅神经损害,对侧肢体痉挛性瘫痪。

诊断

脑脊液检查
测定脑脊液压力和检查脑脊液的成分。有明显颅内压增高或视乳头水肿时,腰椎穿刺要慎重以防发生脑疝。脑瘤可引起脑脊液蛋白质增高及白细胞数轻度增加。肿瘤位于脑室系统和蛛网膜下腔时蛋白质增高显著,位于脑实质时则不明显。神经鞘瘤、脑膜瘤、成血管细胞瘤蛋白质增高较多。有些肿瘤如髓母细胞瘤的脱落细胞可进入脑脊液内,找到这种细胞则有助确诊。免疫学检查为诊断脑瘤及鉴别诊断提供资料,酶的检查,如乳酸脱氢酶、磷酸己糖异构酶等来测定肿瘤的恶性程度。

脑电图
记录脑神经细胞的生物电活动。肿瘤部位常可显示慢波,可提供定位参考,但无助于定性。脑电图对诊断后颅窝(幕下)脑瘤帮助不大。不正常的脑电波(EEG)并不一定具有临床意义,反之正常的EEG也不能作为脑内没有深部病变的根据,必须联系临床才能做出较全面的评估。

颅骨X射线平片
在脑瘤患者可见颅压增高的改变(如脑回压迹增多),在小儿可见骨缝分离,鞍背及后床突脱钙等。也可见定位性的征象,如生理钙斑移位,出现肿瘤钙化斑等。也可见到具定性意义的征象,如垂体瘤可见蝶鞍扩大,颅咽管瘤可见鞍上钙斑,听神经瘤可见内听道扩大,脑膜瘤有局部颅骨增生。血管压迹增多常表明肿瘤有来自颅外的血液供应。

脑血管造影
对血循环丰富的肿瘤和血管性肿瘤必不可少的检查方法。新开展的超选择性导管技术不仅用于诊断,还能进行一定的治疗等。

脑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和磁共振成像(MRI)扫描
对脑瘤诊断价值极大,根据颅脑肿瘤在CT的异常密度和MRI信号变化,脑室受压和脑组织位移、瘤周脑水肿范围,瘤组织及其继发改变,如坏死、出血、囊变、钙化等,可以确定肿瘤部位、大小、数目、血供、与周围解剖结构关系,对绝大部分肿瘤可以做出定性诊断。功能MRI可以揭示肿瘤与大脑皮层功能区的关系。

放射性核素脑扫描
也是一项无创检查,对大脑半球(幕上)血循丰富的脑瘤检出率为75%~80%。脑瘤能破坏周围脑组织的血脑屏障,放射性核素及其标记的化合物就能随血流而集积于病变部位,用扫描机可绘出病变图像。γ-闪烁摄影机分辨率较高,图像较清晰。但在定性诊断上有一定困难。

生物化学及内分泌检查
主要用于诊断鞍区肿瘤如垂体瘤等。包括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促甲状腺素、催乳素、生长激素以及下丘脑–垂体功能的其他检查。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可以进一步提高诊断的可靠性,而且还可提供肿瘤及脑功能代谢状态的重要资料,可早期发现肿瘤,判断脑肿瘤的恶性程度。

活检
立体定向活检或神经导航技术获取标本,行组织学检查,确定肿瘤性质,确定治疗方法。

鉴别诊断

肿瘤常需与下列疾病鉴别。

脑脓肿
病程短,发病急,常有感染病灶(如中耳乳突炎、胸腔或盆腔内感染、鼻窦炎和皮肤疖肿等),常有发热史,白细胞增高,早期脑脊液有炎症改变。可应用放射学检查来鉴别。 CT扫描有特别的诊断价值。

脑寄生虫病
寄生虫在脑内形成的肉芽肿与脑瘤相似。中国北方可见脑囊虫病及棘球蚴病,南方可见脑血吸虫病。可借寄生虫侵染史、体内其他部位寄生虫的发现,血清及脑脊液免疫学测定、血嗜酸细胞增多等鉴别。放射学检查特别是CT扫描更有助于诊断。

硬膜下血肿
常有外伤史,但因病程长且具有颅压高及局灶症状,故有时很难与脑瘤鉴别。血管造影可显示有明确的“无血管区”, CT检查亦有助诊断。

其他
如脑血管疾病、病毒性脑炎、视盘炎、耳源性眩晕、假脑瘤、特发性癫痫及精神病等有时需与脑瘤鉴别。

治疗

主要为手术切除,术后配合放射治疗和化学药物治疗。绝大多数良性肿瘤及较小的恶性肿瘤可全部切除,位于重要功能区的肿瘤及不能全部切除的恶性肿瘤,可行部分切除或同时作减压术或脑脊液分流术。对恶性程度较高的肿瘤术后需行放射治疗和化学药物治疗。放疗和化疗时需注意患者的血象及肝肾功能。脑瘤的免疫疗法在研究中。对症疗法主要是针对颅内压增高和癫痫的治疗。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允许上传的最大文件为1 MB。 您可以上传:图像, 音频, 视频, 文档, 电子表格, 互动, 文本, 存档, 代码, 其他 评论文本中插入的YouTube、Facebook、Twitter和其他服务的链接将自动嵌入。 Drop fil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