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胸

由于各种原因引起气体进入胸膜腔造成积气的现象。

病理及分类

气胸按病因分为:
①外伤气胸。常见于各种胸部外伤。
②继发性气胸。为支气管肺疾患破入胸腔形成气胸。
③特发性气胸。多见于体形瘦长的男性青壮年。

按病理生理变化分类:
①闭合性气胸。在呼气肺回缩时,或因有浆液渗出物使脏层胸膜破口自行封闭,不再有空气漏入胸膜腔,胸膜腔内测压显示压力有所增高,抽气后,压力下降而不复升,说明破口不再漏气。胸膜腔内残余气体将自行吸收,胸膜腔内压力即可维持负压,肺亦随之逐渐复张。
②开放性气胸。因两层胸膜间有粘连和牵拉,使破口持续开启,吸气和呼气时空气自由进出胸膜腔。患侧胸膜腔内压力为0,抽气后观察数分钟,压力并不降。
③张力性气胸。胸膜破口形成活瓣性阻塞,吸气时开启,空气漏入胸膜腔;呼气时关闭,胸膜腔内气体不能再经破口返回呼吸道而排出体外。其结果是胸膜腔内气体愈积愈多,形成高压,使肺脏受压,呼吸困难,纵隔推向健侧,循环也受到障碍,需要紧急排气以缓解症状。若患侧胸膜腔内压力升高,抽气至负压后,不久又恢复正压,应安装持续胸膜腔排气装置。

病因

自发性气胸包括:
①原发性气胸,常规X线检查,肺部无显著病变,但在胸膜下会有肺大疱,一旦破裂所形成的气胸称原发性气胸。多见于瘦高体形的男性青壮年。
②继发性气胸,继发于肺部基础疾病,由于形成的肺大疱破裂或病变直接损伤胸膜所致。外伤气胸常在车祸伤、刀刺伤、肺刺破后可出现。

临床表现

一侧胸痛、气急、憋气,有咳嗽,但痰少。患者呼吸困难程度与积气量的多寡以及原来肺内病变的范围有关。当有胸膜粘连和肺功能减损时,小量局限气胸也有明显胸痛和气急。

胸膜腔积气征:
①望。患侧胸部隆起,呼吸运动减弱。
②触。气管移向健侧,触觉音颤减弱。
③叩。过清音或鼓音。
④听。呼吸音减弱或消失。

诊断

气胸常见的症状是突发性胸痛、胸闷、气急、呼吸困难。除此以外,严重的气胸患者,甚至会出现发绀、晕厥等表现。

体格检查时胸廓比较饱满,叩诊呈鼓音。听诊的时候,患侧的呼吸音会下降。最常用的是X线或计算机断层扫描(CT),X线检查方便快捷,可以直接协助判断有无气胸的发生;CT可以更直观地观察气胸的范围、积气的部位,甚至有没有张力,纵隔有没有偏移等。

治疗

一般治疗
气胸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充分吸氧,尽量少讲话,使肺活动减少,有利于气体吸收和肺的复张,适用于首次发作,肺萎缩在20%以下,不伴有呼吸困难者。

药物治疗
常用药物有吗啡、头孢曲松、头孢他啶。镇痛镇静类药物(如吗啡等)可以缓解患者痛苦,少数患者可能会引起抑制、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抗生素(如头孢曲松、头孢他啶等)可以消炎及防止并发症,少数患者可能会有过敏反应,应用前应进行皮试。

手术治疗
保守治疗3~5天仍未复张,应考虑外科介入,开胸手术、胸腔镜手术、滑石粉粘连手术均可考虑。

急症治疗
一些气胸需要紧急处理,比如开放性气胸和张力性气胸,处理不及时会危及生命。对于开放性气胸,首先要将开放性气胸转变为闭合性气胸,可利用凡士林纱布或是塑料袋等清洁器械制作成不通气的敷料覆盖在创口处,在患者呼气时打开,排出高压气体,然后进行包扎、固定,随即送往医院。对于张力性气胸,应及时排除胸膜腔内压力,可进行穿刺排气,即用粗针头刺入胸膜腔内,外口套上气球或者手套,使其成为活瓣状态,使内部气体容易排出,外界气体不易进入,从而达到减压目的。

保守治疗
适用于少量气胸,以及首发症状为较轻的闭合性气胸,须严格卧床休息,保持环境的安静,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如呼吸、心率、血氧饱和度等,必要时采取高浓度吸氧来减轻呼吸困难。

其他治疗
排气疗法。胸腔穿刺抽气适用于小量气胸(20%以下),呼吸困难较轻,心肺功能尚好的闭合性气胸患者。通常选择患侧胸部锁骨中线第2肋间为穿刺点,局限性气胸则要选择相应的穿刺部位。胸腔闭式引流适用于不稳定型气胸,呼吸困难明显,肺压缩程度较重,交通性气胸或张力性气胸,反复发生气胸患者。对胸腔穿刺抽气效果不佳者也应插管引流。插管部位一般多取锁骨中线外侧第2肋间,或腋前线第4~5肋间。如为局限性气胸或需引流胸腔积液,应根据X线胸片选择适当的部位插管。

预后

自发性气胸一般及时处理,预后都比较好,但是有复发的可能。对于没有疾病或者病变比较轻的年轻患者,预后都是良好的。但对于年纪较大或者是张力性气胸,肺内病变多的患者治疗不及时可能会危及生命。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允许上传的最大文件为1 MB。 您可以上传:图像, 音频, 视频, 文档, 电子表格, 互动, 文本, 存档, 代码, 其他 评论文本中插入的YouTube、Facebook、Twitter和其他服务的链接将自动嵌入。 Drop fil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