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组织液回流严重障碍,肢体高度水肿,皮肤呈青紫色的临床现象。
病因及临床表现
表现为疼痛剧烈,患者肢体皮肤发亮,伴有水疱或血疱,皮肤呈青紫色。严重的肢体肿胀致使血容量显著下降,导致低血容量性休克,在微循环水平血液流动停滞。当股青肿引起肢体动脉痉挛导致肢体缺血时,可出现肢体水肿、苍白、疼痛的三联征,这时称为股白肿。肢体水肿具有特征性,表现为质硬、木质感或橡胶感。病程数天后,患肢皮肤常出现疱疹或大水泡。疾病早期,仅有约半数患者能在足背或手腕部触及周围动脉搏动。但多数无创检查和动脉系统的影像学检均能确定动脉系统的通畅。静脉造影可用于明确静脉系统受累的范围。患肢的血液循环阻滞可导致3~5升的体液淤滞在患肢内,导致患者出现严重的循环系统功能障碍甚至低血容量性休克。肺动脉栓塞是其严重的并发症,约3.4%的死亡患者发生肺动脉栓塞。
诊断
主要通过典型的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与其相鉴别的疾病主要包括:
①静脉性坏疽。其是股青肿继续加重,导致肢体出现不可逆的组织坏死,是缺血性静脉血栓形成的后期。主要表现为足趾、足部的缺血坏死,极其严重时,组织坏死平面可达小腿,甚至大腿。静脉性坏疽的诊断必须在具备血栓性静脉炎的同时,不存在动脉系统阻塞。因而,动脉造影有助于明确其诊断。
②其他。尚需与反射性动脉痉挛、急性炎性淋巴水肿、周围动脉栓塞等鉴别。
治疗
早期发现并合理治疗股青肿非常重要,能预防其向静脉性坏疽转变。及早抬高患肢能减轻水肿。肝素能有效预防静脉血栓继续发展。当两者联合使用时,部分患者症状可完全缓解。溶栓治疗对深静脉血栓和肺动脉栓塞都有一定效果,尤其对于发病一周以内的新鲜血栓效果较好。多数股青肿患者同时合并其他疾病,如消化道肿瘤,感染性或代谢性疾病,或者正处于手术后。在治疗股青肿的同时,应积极治疗这些相关病变。
当非手术治疗24~72小时后疗效欠佳,或反复发生肺动脉栓塞,或静脉造影明确存在不稳定的髂静脉血栓或髂-股静脉血栓迅速发展时,可考虑下腔静脉滤器植入并行肢体手术取出静脉血栓。手术能预防血栓继续发展,减少肺动脉栓塞的发生,并预防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通常24~48小时内的新鲜血栓容易通过球囊取出;而72~96小时或者时间更长的血栓,会黏附在血管壁上,不容易取出。术后需要继续使用抗凝及溶栓治疗。骨筋膜室切开术能缓解血管压迫,重建微循环血流,减轻组织压力等。
预后
股青肿如及时得到有效的治疗,大多数患者预后较好,但仍有约17%的死亡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