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痈

发生于肠道的痈肿。属内痈范畴。本病病名最早见于《素问·厥论》:“少阳厥逆……发肠痈不可治,惊者死。”《金匮要略》总结了肠痈辨证论治的基本规律,创制了大黄牡丹汤等有效方剂,至今仍为后世医家所应用。《外科正宗》卷三:“肠痈者,皆湿热、瘀血流入小肠而成也。由来有三:男子暴急奔走,以致肠胃传送不能舒利,败血浊气壅遏而成者一也;妇人产后,体虚多卧,未经起坐,又或坐草(胎产)艰难,用力太过,育后失逐败瘀,以致败血停积肠胃,结滞而成者二也;饥饱劳伤,担负重物,致伤肠胃,又或醉饱、房劳,过伤精力,或生冷并进以致气血乖违,湿动痰生,多致肠胃痞塞,运化不通,气血凝滞而成者三也。”

中西医结合工作者曾以“肠痈”为主要研究疾病,摸索出了一些非手术疗法的治疗措施,扩大了非手术疗法的范围。现代医学的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慢性阑尾炎、阑尾周围脓肿,可参照肠痈论治。

临床表现

主要表现为转移性右下腹疼痛,右下腹局限性压痛,可伴有恶心、呕吐、发热、消化不良等。起病之初,疼痛大多位于上腹、脐周,多为持续性隐痛、间歇加重,在数小时后疼痛逐渐转移至右下腹并固定,严重者可出现高热、右下腹剧痛,或全腹疼痛、右侧为甚,右下腹反跳痛、肌紧张,或可扪及包块。失治误治者,可转变为慢性阑尾炎,表现为反复右下腹隐痛不适,大多无体征。

病因病机

多由饮食不节、暴饮暴食、过食厚味生冷,或劳倦过度,或暴急奔走而跌仆损伤,或暴怒忧思、情志不舒,或肠道寄生蛔虫等,致肠道气机不畅、水谷运化不利、气血瘀滞而发病。

辨证论治

根据病因、病期、病机及临床症状体征,选择内治、外治、手术治疗等不同方法。六腑以通为用,通腑泄热是治疗肠痈的关键。及早应用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可以缩短疗程。初期(急性单纯性阑尾炎)、酿脓期轻证(轻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及右下腹出现包块者(阑尾周围脓肿),采用中药治疗效果较好。反复发作或病情严重者,应及时采取手术和中西医结合治疗。

证型分类:
①瘀滞证。症见转移性右下腹痛,呈持续性、进行性加剧,右下腹局限性压痛或拒按,伴恶心纳差,可有轻度发热,苔白腻,脉弦滑或弦紧。治宜行气活血、通腑泄热,方用大黄牡丹汤。
②湿热证。症见腹痛加剧,右下腹压痛、反跳痛,腹皮挛急,右下腹可摸及包块,壮热、纳呆,恶心呕吐,便秘或腹泻,舌红、苔黄腻,脉弦数或滑数。治宜通腑泄热、利湿解毒,方用大黄牡丹汤合红藤煎加败酱草、蒲公英。
③热毒证。症见腹痛剧烈,全腹压痛、反跳痛,腹皮挛急,高热不退或恶寒发热,时时汗出,烦渴、恶心呕吐、腹胀、便秘或似痢不爽,舌红绛而干、苔黄厚干燥或黄糙,脉洪数或细数。治宜通腑排脓、养阴清热,方用大黄牡丹汤合透脓散。

其他治法:大黄粉、芒硝按照2∶1比例加醋调成糊状,敷于右下腹包块处。如阑尾周围脓肿已形成,可先行脓肿穿刺抽脓,外用如意金黄散或玉露膏。

预防与调护

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饮食不节和食后剧烈运动,避免腹部受凉。卧床休息,动静结合,不必严格禁食,可根据食欲情况给予清淡饮食或半流食,并发腹膜炎及阑尾周围脓肿者宜半卧位。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允许上传的最大文件为1 MB。 您可以上传:图像, 音频, 视频, 文档, 电子表格, 互动, 文本, 存档, 代码, 其他 评论文本中插入的YouTube、Facebook、Twitter和其他服务的链接将自动嵌入。 Drop fil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