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咳嗽、咯血、潮热、盗汗及身体逐渐消瘦为主要临床表现,具有传染性的慢性消耗性疾病。
中医古代文献认为,肺痨为痨虫侵蚀于肺所致,为传染性疾患,病程较长。在文献中,本病有尸疰、劳疰、虫疰、毒疰、传尸等名称,指出其有传染性;而根据其临床特点,本病还有肺痿疾、骨蒸、伏连、劳嗽、急痨等名称。汉代的《金匮要略》将本病归属于虚劳。隋代的《诸病源候论》命名为肺劳。宋代的《三因方》与《济生方》都有痨瘵篇,明确了肺痨与虚劳和其他疾病的不同。《仁斋直指方》中已提到治疗瘵疾须杀瘵(痨)虫。元代葛可久的《十药神书》为治疗肺痨的第一部专著。《丹溪心法》确认肺痨属阴虚之证,治以滋阴降火。明代《医宗必读》提出治疗肺痨须同时杀虫与补虚。至此,肺痨的理法方药已日臻完备。本病与现代医学的肺结核基本相同。
临床表现
患者初期仅感觉疲劳乏力、干咳、食欲不振,临床以咳嗽、咯血、午后潮热、夜间盗汗及身体逐渐消瘦为主要表现。
病因病机
肺痨的致病因素有内因和外因。外因系指感染痨虫,痨虫入侵为患。内因系指先天禀赋不足,后天失于调养,正气不足,抗病能力低下。病理性质主要为阴虚,并可导致气阴两虚,甚则阴损及阳。肺痨病位在肺,并可影响到其他脏器和整体,故有“其邪辗转,乘入五脏”之说。
辨证论治
肺痨的辨证当辨病变脏腑及病理性质。病变脏腑主要在肺,病理性质以肺阴虚为主。久病肺损及脾,以气阴两伤为主;肺肾两伤,元阴受损,则表现为阴虚火旺之象;阴虚日久导致阳虚,表现为阴阳两虚。
论治原则:补虚培元、抗痨杀虫是治疗的两大原则。补虚培元,旨在增强正气,提高抗病能力。以调补肺脏为主,同时补益脾肾。以滋阴为主,兼以降火,合并气虚、阳虚者,则当兼顾益气、温阳。抗痨杀虫是对本病特异病因进行治疗。正如《医学正传·劳极》所说:“治之之法,一则杀其虫,以绝其根本;一则补虚,以复其真元。”
常见证型:
①肺阴亏损证。症见干咳无痰,咳声短促,或咯少量白色黏痰,或痰中带有鲜红血丝,胸部隐痛,午后自觉手足心热,或盗汗,皮肤干燥灼热,口干咽燥,疲倦乏力,纳差,苔薄白,边尖红,脉细数。治宜滋阴润肺、清热杀虫,常用月华丸加减。
②虚火灼肺证。症见呛咳气急,痰少质黏,或咳吐黄黏痰,时时咯吐鲜血,午后骨蒸潮热,五心烦热,颧红,盗汗,口渴,心烦,失眠,或见性情急躁易怒,或胸胁抽搐样疼痛,男子可见遗精,女子可见月经不调,形体日渐消瘦,舌红而干,苔薄黄而剥,脉细数。治宜补益肺肾、滋阴降火,常用百合固金汤合秦艽鳖甲散加减。
③气阴耗伤证。症见无力咳嗽,气短声低,痰中偶或夹血,血色淡红,午后潮热而热势不高,伴有畏风,面色㿠白,颧红,少量盗汗或自汗,纳少,神疲,食欲不振,舌质光淡,边有齿痕,苔薄,脉细弱而数。治宜养阴润肺、益气健脾,常用保真汤加减。
④阴阳两虚证。症见咳嗽,喘息急促,气短少气,咳痰色白有沫,或夹少量血丝,血色暗红,形体消瘦,潮热骨蒸盗汗,或头面四肢浮肿,声音嘶哑或失音,心悸,口唇发绀,形寒肢冷,或见五更泄泻,口舌生疮,大肉尽脱,或男子遗精、阳痿,女子闭经,舌光质红少津,或舌淡体胖,边有齿痕,脉细而数,或虚大无力。治宜滋阴补阳、培元固本,常用补天大造丸加减。
预防与调护
肺痨具有传染性,故应注意预防,接触患者时,应戴口罩。对肺痨患者应注意隔离。嘱患者勿随地吐痰,病室应经常通风。要禁烟酒,节起居,禁恼怒,慎寒温,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强饮食调养,忌辛辣饮食,可常食白木耳、百合、山药、梨、藕等补肺润燥生津之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