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不循常道而形成的一类非生理性出血的病证。又称失血、血病。血证的范围很广,包括血液上溢于口鼻诸窍,下泄于前阴(外生殖器、尿道)、后阴(肛门),渗出于肌肤的各种急性和慢性出血性疾病。如鼻衄、齿衄、咯血、吐血、便血、尿血、紫斑等均属本证范围。
《黄帝内经》记载了血溢、血泄、衄血、咯血、呕血、溺血等病证,对引起出血的原因及部分出血病证的预后有所论述。汉代张仲景的《金匮要略》首次总结了数种血证的证治经验,最早记载了泻心汤、柏叶汤、黄土汤等治疗吐血、便血的方剂并沿用至今。隋代的《诸病源候论·血病诸候》将血证称为血病,详细论述了各种血证的病因病机。唐代的《备急千金要方》首载犀角地黄汤治疗血证。宋代的《严氏济生方·失血论治》认为失血原因繁多,有“大虚损,或饮酒过度,或强食过饱,或饮啖辛热,或忧思恚怒”,病机强调“因热之所发”。元代朱丹溪强调阴虚火旺是导致出血的重要原因。明代虞抟在《医学正传·血证》中率先提出“血证”之名。缪希雍在《先醒斋医学广笔记·吐血》中提出“行血、补肝、降气”的治吐血三要法。张介宾的《景岳全书》将出血的病机概括为“火盛”及“气伤”两个方面。清代唐容川的《血证论》为治疗血证专著,其提出的止血、消瘀、宁血、补血四法为治疗大纲。
现代医学中多种急、慢性疾病所引起的出血,以及造血系统病变所引起的出血性疾病,均可参照血证论治。
病因病机
血证的病因主要为感受外邪、酒食不节、情志过极、劳倦过度、久病或热病等。病机可归结为两类:火热熏灼、迫血妄行和气虚不摄、血溢脉外。此外,瘀血不祛,会妨碍新血的生成和气血的正常运行,也可引起出血。在火热之中,又有实火及虚火之分。外感风热燥火,湿热内蕴,肝郁化火等,均属实火,而阴虚火旺之火,则属虚火。气虚之中,又有气虚和气损及阳、阳气亦虚之别。在病理演变上常发生实证向虚证的转化,如开始为火盛气逆,迫血妄行,但在反复出血之后,则会导致阴血亏损,虚火内生;或因出血过多,血去气伤,以致气虚阳衰,不能摄血,甚至气随血脱,亡阳虚脱。
辨证论治
辨证要点
本病当辨血证的类型、病位、虚实,具体如下:
①不同类型。血证具有明确而突出的临床表现——出血,一般不易混淆。但由于引起出血的原因及出血部位的不同,应注意辨清不同的类型。比如从口中吐出的血液,有吐血与咯血之分;小便出血有尿血与血淋之别;大便下血则有便血、痔疮之异。应根据临床表现、病史等加以鉴别。
②脏腑病位。同一血证,可以由不同病变脏腑引起。比如鼻衄,有病在肺、在胃、在肝的不同;咯血有在肺、在肝之别;齿衄,有病在胃及在肾之分;尿血则有病在膀胱、肾或脾的不同等。
③证候之虚实。一般初病多实,久病多虚。火热熏灼、迫血妄行者属实,阴虚火旺、气虚不摄甚至阳气虚衰所致者属虚。
治疗原则
治疗血证,应针对各种出血的病因病机及相关脏腑,结合证候虚实及病情轻重而辨证施治。主要应掌握治火、治气、治血三个基本原则。实火当清热泻火,虚火当滋阴降火;气实当清气降气,气虚当补气益气;火热亢盛,血溢脉外,当凉血止血;出血不止当收敛止血;瘀血阻络,血不归经当祛瘀止血。出血严重、气随血脱而有亡阳虚脱之虞者,当以益气固脱,回阳救逆为急。同时,还要注意用药宜忌,若血从上溢,实证则宜清降,忌用升散,以免气火升腾,加重出血;虚证则宜滋补,忌用寒凉,免伤脾胃之阳,有碍气血的生化。血从下溢,实证宜清化,忌用固涩,以防留邪停瘀;虚证宜固摄,忌用通利,以防耗伤气阴。
分证论治
根据病位不同,血证可分为鼻衄、齿衄、咯血、吐血、便血、尿血、紫斑等病证。
鼻衄
多因火热偏盛,迫血妄行而成,以肺热、肝火、胃火最为常见;也可因正气不足,气不摄血而致。常见证型有热邪犯肺证、肝火上炎证、胃热炽盛证、气血亏虚证,治疗上多清肺泄热、清肝泻火、清胃养阴、益气摄血。
齿衄
齿龈属胃,牙齿属肾,故出血原因与胃肠及肾的病变有关。常见证型有胃火内炽证、阴虚火旺证,治疗上多清胃泻火、滋阴降火。
咯血
主要由燥热、阴虚、肝火导致肺络损伤而成。常见证型:
①燥热犯肺证。症见喉痒咳痰带血,发热,鼻燥口干,或身热恶风,头痛,咽痛,舌质红,少津,苔薄黄,脉数。治宜清热润肺,宁络止血,方用桑杏汤加减。
②肝火犯肺证。症见咳嗽阵作,痰中带血,胸胁牵痛,烦躁易怒,目赤口苦,便秘溲赤,或寐少梦多,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数。治宜清肝泻肺,凉血止血,方用黛蛤散合泻白散加减。
③阴虚肺热证。症见咳嗽少痰,痰中带血,经久不愈,血色鲜红,口干咽燥,两颧潮红,潮热盗汗,舌质红,苔少,脉细数。治宜滋阴润肺,降火止血,方用百合固金汤加减。
吐血
胃自身病变及其他脏腑病变影响胃,使胃络受伤而发。常见证型:
①胃热壅盛证。症见胃脘灼热作痛,吐血色红或紫黯,夹食物残渣,恶心呕吐,口臭口干,便秘,或大便色黑,舌质红,苔黄干,脉数。治宜清胃泄热,凉血止血,方用泻心汤合十灰散加减。
②肝火犯肺证。症见吐血色红或紫黯,脘胀胁痛,烦躁易怒,目赤口干,或寐少多梦,或恶心呕吐,舌质红,苔黄,脉弦数。治宜清肝泻火,凉血止血,方用龙胆泻肝汤加减。
③气虚血溢证。症见吐血缠绵不止,血色黯淡,吐血时轻时重,神疲乏力,心悸气短,语声低微,面色苍白,或畏寒肢冷,自汗便溏,舌质淡,苔薄白,脉弱或沉迟。治宜益气摄血,方用归脾汤加减。
便血
胃肠脉络受伤所致。常见证型有肠道湿热证、脾胃虚寒证,治疗上多清热化湿、凉血止血或温阳健脾、养血止血。
尿血
多因热邪蓄于下焦或阴虚火旺损伤络脉,致使血液妄行引起,亦有脾虚失摄、肾虚失固而致者。常见证型:
①下焦热盛证。症见尿血鲜红,小便黄赤灼热,心烦口渴,面赤口疮,夜寐不安,舌质红,苔黄,脉数。治宜清热泻火,凉血止血,方用小蓟饮子加减。
②阴虚火旺证。症见小便短赤带血,头晕目眩,颧红潮热,腰酸耳鸣,舌质红,少苔,脉细数。治宜滋阴降火,凉血止血,方用知柏地黄丸加减。
③脾不统血证。症见久病尿血,色淡红,气短声低,面色苍白,食少乏力,或兼见皮肤紫斑,齿衄,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治宜补脾摄血,方用归脾汤加减。
④肾气不固证。症见尿血日久不愈,血色淡红,神疲乏力,头晕目眩,腰酸耳鸣,舌质淡,苔薄白,脉弱。治宜补益肾气,固摄止血,方用无比山药丸加减。
紫斑
常因热盛迫血、阴虚火旺和气不摄血而血溢肌肤所致。常见证型:
①热盛迫血证。症见肌肤出现紫红或青紫斑点或斑块,发热口渴,烦躁不安,溲赤便秘,常伴有鼻衄、齿衄、尿血或便血,舌质红,苔薄黄,脉数有力。治宜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方用清营汤加减。
②阴虚火旺证。症见肌肤出现红紫或青紫斑块,时作时止,手足心热,潮热盗汗,颧红,心烦口渴,常伴齿衄、鼻衄、月经过多等,舌质红,少苔,脉细数。治宜滋阴降火,宁络止血,方用茜根散加减。
③气不摄血证。症见紫斑反复出现,经久不愈,神疲乏力,食欲不振,面色苍白或萎黄,头晕目眩,舌质淡,苔白,脉弱。治宜补脾摄血,方用归脾汤加减。
预防与调护
注意饮食有节,起居有常,劳逸适度。进食宜清淡、易于消化、富有营养,忌食辛辣香燥、油腻炙煿之品,戒除烟酒。避免情志过极。血证患者要注意精神调摄,消除紧张、恐惧、忧虑等不良情绪。重者应卧床休息,严密观察出血量,注意面色、血压、脉搏的变化,以防产生厥脱之证。吐血量大或频频吐血者,应暂予禁食,并应积极治疗引起血证的原发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