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中风

以四肢不收、行走不稳、智乱不甚、失语失认、头晕目眩等为主要特征的一类中风病证。又称类中。

本病与现代医学的后循环脑梗死、腔隙性脑梗死或非偏瘫型脑卒中的临床特征类似。元末明初王履《医经溯洄集·中风辨》初次提出“真中风”和“类中风”概念。清代程国彭《医学心悟·类中风》补充了“凡真中之证,必连经络,多见歪斜偏废之候”的鉴别要点。唐代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卷八治诸风方》中所谓“中风大法有四”之“偏枯”即为真中风,“风痱”“风癔”“风痹”等即为类中风。

类中风有不同亚型,病因病机亦有不同。风痱为肝风夹痰浊、瘀血上冒颠顶,蒙闭清窍,阻滞脑络所致;风癔为风痰闭阻清窍,阻滞舌本脉络所致,或肾虚精亏,脑髓失充,舌本脉络失养而成;风痹为内风旋动,与痰瘀相搏,流窜肢体脉络所致,或风眩阳化风动、夹痰浊瘀血上逆清窍而致。

类中风的辨治要点在于区分病位和症状的差异,进而辨别不同的亚型。清代林珮琴在《类证治裁·中风论治》中提出:“至《千金》引岐伯论中风,大法有四:一偏枯,半身不遂也;二风痱,四肢不收也;三风懿,奄忽不知人,舌强不能言也;四风痹,诸痹类风状也。”临床上,类中风的分型诊断,以突发四肢不收、智乱不甚为主要特征者,为风痱;以突发奄忽不知人、舌强不能言为主要特征者,为风癔(懿);以突发单侧肢体疼痛、麻木、肿胀为主要特征者,为风痹;以突发头晕目眩、行走不稳为主要特征者,为风眩。

风痱及风癔的治疗可参考风痱、风癔。风痹的治疗以平肝熄风、通达脉络为法,方药用天麻钩藤饮合身痛逐瘀汤加减。风眩的治疗以平肝熄风、活血祛痰为主,方药用羚羊钩藤汤合镇肝熄风汤加减;兼气血两虚者,辅以益气养血;兼肾精亏虚者,辅以益肾填精。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允许上传的最大文件为1 MB。 您可以上传:图像, 音频, 视频, 文档, 电子表格, 互动, 文本, 存档, 代码, 其他 评论文本中插入的YouTube、Facebook、Twitter和其他服务的链接将自动嵌入。 Drop fil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