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花草疮

因大量食用红花草(又称三叶草、酿酱草、紫云英)后,经日光照射后引起的以光毒反应为主要表现的皮肤病变。

红花草疮在中医文献中无明确记载,但属于中医“风毒肿”范畴,本病的临床表现与日晒疮、大头瘟等病相类似。早在《诸病源候论》中有对风毒肿的记载:“风毒肿者,其先赤痛飚热,肿上生瘭浆,如火灼是也”。明代《外科启玄》对日晒疮的记载曰:“三伏炎天,勤苦之人,劳于工作,不惜身命,受酷日晒曝,先疼后破,而成疮者。”金元时代的《东垣试效方》中有关于“大头天行”,即大头瘟的记载。《疡科心得集》对大头瘟的描述曰:“大头瘟者,系天行邪热疫毒之气而感之于人也。一名时毒,一名疫毒。其候发于鼻面、耳项、咽喉,赤肿无头,或结核有根,初起状如伤寒,令人憎寒发热头疼,肢体甚痛,恍惚不宁,咽喉闭塞,五、七日乃能杀人。若至十日之外,则不治自愈矣。”

本病多见于农民,易发于清明前后(3~5月份),男女发病之比约1∶4。其特征为发病前有大量食用红花草病史,好发于暴露部位,皮肤主要表现为潮红、肿胀、瘀斑、水疱,甚至出现溃疡、坏死等。部分患者可伴有发热、恶心呕吐、呼吸急促、神昏谵语等全身症状。类似于现代医学的植物-日光性皮炎。

病因病机

红花草疮病因多为禀性过敏,腠理不密,外受风毒,加之多食红花草,脾胃失调,湿热内蕴。内外二邪相合,熏蒸肌肤,灼伤血络,甚者毒邪入营,损及脏腑。

临床表现

红花草疮皮损主要发于颜面突出部,如眉弓、颧部、鼻背,还有手足背、前臂,严重者累及颈项、前胸,呈对称分布。多数患者在日晒后一日内即发病,短者数分钟局部皮肤即开始发痒。本病具有自限性,病程轻者1周即可消退,重者往往需2~3周或更长时间方能痊愈。

常见临床分型:
①轻型,起病较慢,皮肤渐肿,仅感作胀发麻、瘙痒,无其他不适及兼证。
②中型,发病较快,可在一天之内面目手背皆肿,自觉局部灼热、肿痛或瘙痒,皮肤可见红斑、瘀点,可伴见体温升高(38℃以上)。
③重型,起病暴急,可在2~3小时内出现所有暴露部位高度浮肿、眼睑闭合、不能开视,肿胀可由头面发展至颈项、前胸,手指肿胀难以屈伸,皮肤出现潮红、瘀斑、水疱或血疱、糜烂、溃疡、坏死,指甲青紫脱落,如继发感染,可见脓疱,部分患者伴有高热、头痛、呼吸急促、饮食困难、恶心呕吐,甚至神昏谵语等全身症状。

辨证论治

证型分类
热毒炽盛证:起病较慢,皮肤浮肿,或有红斑、瘀点,自觉灼热瘙痒,伴有头痛、发热、全身不适,舌苔黄腻,脉滑数。治宜疏风清热、解毒利湿,方用普济消毒饮加减。

气营两燔证:起病暴急,可在2~3小时内出现高度浮肿,眼睑不能睁开,皮肤出现潮红、瘀斑、水疱、糜烂、坏死,指甲青紫脱落,伴有高热、头痛、饮食困难、恶心呕吐,甚至呼吸急促、神志昏迷,舌质红绛、舌苔黄糙,脉洪数。治宜凉血清营、清热解毒,方用清瘟败毒饮加减。有内结热甚大便秘结者,加大黄泻下攻积、清热解毒;小便短赤者加车前子、赤茯苓利尿通淋;热盛伤阴者,加玄参、石斛、南北沙参。

外治法
以红肿、水疱、糜烂为主者,用生地榆30克、马齿苋30克,水煎待冷,湿敷患处,每次20~30分钟,每日3~4次;或外搽三黄洗剂。以溃疡、化脓、坏死为主者,外用青黛膏掺九一丹,每日1次;或用化毒散软膏、紫色疽疮膏等量混匀外用。到疾病后期,皮肤青紫、瘀斑,可将冷湿敷改为温湿敷以加速瘀血消散。

针灸疗法:发于头面者,取人中、承浆、颊车、太阳、攒竹、四白、颧髎等穴,用泻法,留针15分钟;发于四肢者,取外关、劳宫、合谷、太溪、昆仑等穴,用泻法,留针15分钟。

预防与调护

尽量避免食用红花草类植物(又名三叶草、酿酱草、紫云英),同时尽可能避免强烈日光暴晒。在红花草开花季节前后,用鲜蒲公英120克煎汤内服,并于外出前浸洗头面手足等处,可预防皮炎发生。多饮温开水,食用容易消化的食物,忌食辛辣、油腻、鱼腥等发物。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允许上传的最大文件为1 MB。 您可以上传:图像, 音频, 视频, 文档, 电子表格, 互动, 文本, 存档, 代码, 其他 评论文本中插入的YouTube、Facebook、Twitter和其他服务的链接将自动嵌入。 Drop fil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