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组以下肢多发性细小紫癜及色素沉着为特征的皮肤病。又称血瘙。本病在《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中有记载:“血疳,此证由风热闭塞腠理而成。形如紫疥,痒痛时作,血燥多热。”
本病常伴有不同程度的瘙痒,慢性病程。现代医学的色素性紫癜性皮肤病,包括进行性色素性紫癜性皮病、色素性紫癜性苔藓样皮炎及毛细血管扩张性环状紫癜,可以参照本病辨证论治。
临床表现
本病发病前可有长期站立或静脉曲张史。皮疹好发于下肢,尤以小腿伸侧多见,偶可累及躯干下部及上肢,常对称发生。新生皮损为针头大小的瘀点,密集成片;或皮损互相融合呈苔藓样斑片;或可见到毛细血管扩张,互相连接成环状、半环状。陈旧皮损转为棕褐色或黄褐色色素沉着斑,表面可有少许鳞屑,散在少数新皮损,呈辣椒粉样斑点。一般无自觉症状,部分患者有轻度瘙痒。病程慢性,可反复发作,有自愈倾向。
病因病机
本病多因血分素有蕴热,又外受风热之邪,血热风热郁于血分,损伤血络,血溢脉外所致;也有因湿邪内蕴化热,湿热下注,阻于脉络,血溢脉外,瘀于肌肤而成者。
辨证论治
治疗原则
中医主要根据紫癜的颜色、好发部位辨证。病程短,紫癜颜色鲜红属血热;病程较长,紫癜颜色暗红属血瘀;发于下肢,伴水肿属湿。本病多迁延难愈,在急性期注重凉血止血祛邪,迁延阶段重视化瘀通络。
证型分类
血热伤络证:起病较急,皮肤瘀点多发,针尖大小,颜色鲜红,如辣椒粉状,瘙痒轻微,舌质红、苔薄黄,脉滑数。治宜清热凉血祛风,方用犀角地黄汤合凉血五根汤加减。
血瘀挟湿证:病程较长,皮肤瘀点攒集成群,颜色暗红,或呈苔藓样斑片,脱屑、瘙痒,伴足踝肿胀、下肢沉重,舌质暗红或舌边尖有瘀点、瘀斑,苔腻,脉弦细。治宜活血化瘀、清热除湿,方用桃红四物汤合三妙丸加减。
预防与调护
多食新鲜水果和蔬菜,忌食辛辣发物。避免长时间站立、行走。避免过度搔抓和皮肤外伤,防止继发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