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疱疮

以外阴皮肤黏膜糜烂、溃疡、灼热疼痛为主证的疾病。又称阴蚀。

本病名最早见于《神农本草经》。有医籍将阴疱疮称为阴疳,认为是由肝经湿热或男女不洁性交染毒所致,如《外科启玄》曰:“妇人阴户内有疮名阴疳,是肝经湿热所生,久而有虫作痛,腥臊臭。或因男子交女太过之,此外肝经湿热,乃感疮毒之气。”还有医籍把阴疮浅轻者称为瘙疳,如《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中说,妇人阴疮“痛而多痒,溃而不深,形如剥皮烂李者,名瘙疳”。

临床表现

原发性阴疱疮多在感染后2~10天发病,典型表现为外阴生殖器或肛周部位出现多个(一般为3~10个)群集小水疱,疱壁薄,疱液清,易溃破形成浅表糜烂,约1周内结痂,皮疹消退。在出水疱的同时或之前伴有轻重不一的局部痒痛或腹股沟淋巴结肿大,病情严重者伴有发热和全身不适症状。若病变发生在尿道,可出现尿急尿痛等尿道炎症状;若病变发生在阴道、宫颈,可出现外阴痒痛、白带增多和阴道炎、宫颈炎的症状。80%以上的原发性阴疱疮会出现复发,临床症状一般比原发性阴疱疮轻,但也有时轻时重者,皮疹约1周内结痂,消退。复发的部位多在原发的地方或附近,亦可在不同的部位。复发症状的轻重、次数、频率与疲劳、饮酒、性生活、月经、饮食等因素有关。经过治疗或服药期间的症状常不典型或很轻微。

病因病机

中医认为本病发于外阴,病在下焦,与肝、脾、肾关系最密切。多因房事不洁,从外感受湿热淫毒,困阻外阴皮肤黏膜和下焦经络而发。反复发作者,耗气伤阴,导致肝肾阴虚,脾虚湿困,正虚邪恋,遇劳遇热则发。

总之,本病是从外受湿、热、毒三邪合而致病,初起多为实证热证,反复发作者多为正虚邪恋,虚实夹杂。

辨证论治

治疗原则
原发性阴疱疮应及时积极治疗,防止复发,治宜清热利湿解毒。复发性阴疱疮在发作期应以清热利湿、解毒祛邪为主,佐以扶正;非发作期应以滋补肝肾、益气健脾扶正为主,佐以利湿解毒、祛邪或扶正祛邪并重。

证型分类
下焦肝经湿热:症见外阴群集小水疱,基底周边潮红,或水疱溃破形成糜烂面,自觉局部灼热疼痛或会阴、大腿内侧引痛不适,口干口苦、大便干结、小便短赤不畅,舌红、苔黄腻,脉弦数或滑数。多见于原发性或复发性发作期。治宜清肝利湿解毒,方用龙胆泻肝汤加减。

湿毒内困、正虚邪恋:症见外阴水疱反复发作或发作的间歇期,腰膝酸软、手足心热、口干心烦、失眠多梦,或抑郁焦虑、忧心忡忡,食少困倦、大便溏烂,舌红少苔或舌淡苔白,脉细数或细弱。多见于复发性非发作期和阴疱疮反复发作,体弱症轻者。治宜滋补肝肾、益气健脾利湿、扶正祛邪,方用知柏八味丸加减。

外治法
外洗或外搽:紫草30克,虎杖30克,大黄30克,甘草15克,水煎成500毫升放凉后外洗患处,适用于发作期间的治疗。或用青黛散适量加麻油调匀后外涂患处。疱疹溃破后的糜烂面可用中成药喉风散外喷或紫草油外搽。

针灸:阴疱疮发作期可选长强、会阴、曲骨等穴位针刺治疗,用泻法。阴疱疮非发作期可选足三里、三阴交、肾俞、脾俞等穴位针刺治疗,用补法。亦可选上述穴位用艾灸法治疗。

预防与调护

少吃煎炸辛热的食品。忌饮酒。根据体质可适当选用食疗,如发作期选用土茯苓、茵陈煲汤;非发作期可选用黄芪、灵芝、淮山、芡实、枸杞子等煲汤。加强身体锻炼,增强体质,提高自身的抗病能力和免疫功能。正确对待本病,解除不必要的精神负担,避免非婚性接触。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允许上传的最大文件为1 MB。 您可以上传:图像, 音频, 视频, 文档, 电子表格, 互动, 文本, 存档, 代码, 其他 评论文本中插入的YouTube、Facebook、Twitter和其他服务的链接将自动嵌入。 Drop fil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