蟹足肿

遭遇外伤后,在创伤愈合的过程中,由于成纤维细胞的合成与分解代谢紊乱,导致细胞外基质合成增多和过度沉积而形成的损容性疾病。

关于本病的记载最早可以追溯到西汉时期的《五十二病方》,后来出现不同的命名。宋代《太平圣惠方》《普济方》称为“蟹足肿”,明代《证治准绳·疡医》命名为“黄瓜痈”,清代《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记载为“肉龟”。其他命名还有“肉蜈蚣”“锯痕症”等。宋代《太平圣惠方·灭瘢痕诸方》记载:“夫瘢痕者,皆是风热毒气,在于脏腑,冲注于肌肉,而生疮疹。及其疮愈,而毒气尚未全散,故疮痴虽落,其瘢犹黯,或凹凸肉起。”清代顾世澄在《疡医大全·胸膺脐腹部》中认为“肉龟疮乃由心肾二经受证。生于胸背两胁间,有头有尾,且有四足,皮色不红,突起二寸,疼痛难忍。”历代虽命名有所不同,但对本病的认识却是一贯相连的。

本病常为良性纤维组织增生性病变,其皮损隆起,皮色呈鲜红、淡红或正常,自觉瘙痒或疼痛。现代医学称为瘢痕疙瘩。

病因病机

本病多因先天禀赋不耐,素体特异,或由于金、刀、水、火之伤的余毒未净,正气虚弱,又受邪毒入侵肌肤致使湿热搏结,血气凝滞,瘢痕增生,日久而成。

辨证施治

本病治疗须抓住毒、瘀、虚的关键,采用益气、活血、化瘀、解毒、散结等法治疗。

证型分类:
①瘀毒结聚证。症见瘢痕斑块初起,颜色鲜红或紫红,质地坚硬,时有痒痛不适,口干、大便干结、小便短赤,舌质红有瘀点、苔薄黄,脉弦。治宜活血化瘀、解毒散结,方用桃红四物汤加减。
②气虚血瘀证。症见瘢痕疙瘩日久不消,颜色淡红或暗红不鲜,无痒痛,体弱肢倦,声低懒言,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涩。治宜益气活血、化瘀散结,方用补阳还五汤加味。

本病可加用外治法,加快愈合。选生附子、密陀僧、煅牡蛎、川芎、茯苓适量研细末,用香油调成稠状,外敷,每天1次。或五倍子、山豆根各等份研末,麻油调敷,涂0.5厘米厚,3天换敷1次。或取鸦胆子仁去壳皮,研碎如泥状,加入凡士林,制成20%~30%鸦胆子软膏,外涂,每隔2天换药1次。

预防与调护

本病疗效有限,尤其是较大面积的患者治疗困难。因此瘢痕体质者尽量避免创伤、搔抓及各种刺激,防止瘢痕扩大,出现瘢痕要尽早治疗。躯干、四肢处的瘢痕疙瘩可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若瘢痕处有痒痛感,应及时治疗,不要乱用腐蚀药物。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允许上传的最大文件为1 MB。 您可以上传:图像, 音频, 视频, 文档, 电子表格, 互动, 文本, 存档, 代码, 其他 评论文本中插入的YouTube、Facebook、Twitter和其他服务的链接将自动嵌入。 Drop fil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