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于大肠黏膜上的赘生物。又称大肠息肉。
息肉痔多为良性,根据病变部位不同,可分为直肠息肉、乙状结肠息肉、降结肠息肉、横结肠息肉、升结肠息肉等。该病可单发,亦可多发,超过100枚者,称为息肉病。除家族性及幼年性息肉可见于青少年外,一般多见于中年以后。男、女发病率无显著性差别。
中医学认为息肉的发生与饮食不节、劳倦内伤、情志失调及先天禀赋不足等因素有关。过食肥甘厚味、辛辣醇酒,致湿热内生,湿久化热;或饮食不节,劳倦过度,致脾胃运化功能不足,均可致湿热蕴结,下注大肠,肠道气机不利,经络阻滞,瘀血浊气凝聚,蕴结不散,息肉内生;或先天禀赋不足,或思虑过度,忧思不解,郁结伤脾,脾气不行,水湿不化,津液凝聚,息肉则生。西医学认为该病的发生与饮食、慢性炎症刺激、遗传等因素相关,如长期进食高脂肪、高蛋白、低纤维素类食物可诱发息肉,或肠黏膜长期受到慢性炎症刺激,亦可致肠黏膜上皮异常增生而形成息肉,家族性息肉病患者或与遗传因素有关。
大多数息肉起病隐匿,早期无任何自觉症状,一般多在合并并发症或行结肠镜检查时发现。严重者可出现肠道刺激症状,表现为腹泻或排便次数增多,继发感染时可出现黏液脓血便。便血是临床中最常见的症状之一,血色可呈鲜红色或暗红色,或仅有粪便潜血试验阳性,出血量一般不多。低位直肠息肉若蒂部较长,可脱出肛门外。多数大肠息肉无明显全身症状,多发性息肉可引起出血症状,病程较长可致贫血、腹泻、消瘦等。若息肉较大,可引起肠套叠,出现腹痛、腹胀、便秘、排便习惯改变或肠梗阻等症状。
结合结肠镜下表现及病理学结果可明确诊断。结肠镜检查时可见有蒂或广基样病变,表面为黏膜样组织,单个或多发,病理学检查多为腺瘤性息肉、增生性息肉或炎性息肉。结合息肉的组织学类型、大小、数目及部位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息肉直径较小、带蒂且位置较高者,可行结肠镜下息肉切除术,包括圈套摘除法、活检钳摘除法等;息肉直径大于4厘米且为广基者,可行经腹手术治疗,包括结肠切开息肉切除术、肠段切除术等;若息肉位置较低经肛门可触及、有蒂,可行经肛门息肉切除术;若为多发性息肉局限于某一肠段或全结肠息肉,可行肠段切除术或全结肠切除术。
预防与调护:合理饮食,保持饮食清淡,忌食寒凉生冷,定期行结肠镜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