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叉神经痛

三叉神经分布区内反复发作的阵发性剧烈疼痛,又称痛性抽搐。

三叉神经是第五对脑神经,从脑干延伸出来后先形成半月神经节,出颅后分为眼支、上颌支和下颌支,分别支配面上部、面中部和面下部的感觉。

三叉神经痛局限于三叉神经的一个或两个分支区域内,以短暂的电击样疼痛为特征。分为经典性三叉神经痛和症状性三叉神经痛,前者的病因不很确切,后者是颅内的器质性病变压迫三叉神经产生的症状。可由洗脸、刷牙等日常活动激发。

病因

关于经典性三叉神经痛的病因有多种学说。
①中枢病因学说:认为病变在三叉神经脊束核,周围神经的病变可以产生病理性刺激,这种刺激的逆行活动改变了三叉神经脊束核的电生理活动方式,脊束核的抑制作用衰退,神经的兴奋性增高,轻微刺激作用即可形成一次疼痛发作。
②周围病因学说:颅内异位血管或三叉神经根周围的微血管压迫三叉神经,造成神经根的髓鞘脱失,进而出现神经功能的异常而发病。
③免疫炎性反应致使三叉神经的周围神经发生或加重脱髓鞘的病变。

临床表现

三叉神经分布区出现短暂、剧烈、如针刺、电击或撕裂样疼痛,持续1秒至几分钟不等。间歇期无症状。触摸扳机区可诱发疼痛发作。发作时可伴有流泪、流涕、流涎、结膜充血、患区皮肤潮红及面肌抽搐症状。

诊断

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和检查时发现的扳机点等特点以及影像学检查的结果诊断经典性三叉神经痛。症状性三叉神经痛通过影像学可以发现与三叉神经相关的颅内占位性病变。

治疗

经典性三叉神经痛选择以下治疗方法:
①药物治疗。选用抗癫痫药、抗痉挛药或特异性三叉神经痛镇痛药,如卡马西平、加巴贲丁、苯妥英钠等。
②封闭。普鲁卡因或利多卡因与维生素B12配伍后进行神经干的封闭。
③外科治疗。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通过破坏神经干或神经节的组织结构,阻断神经冲动的传导通路,达到止痛的效果。包括无水乙醇等毁损性封闭治疗、神经干撕脱术、射频温控热凝术、三叉神经节微球囊压迫术、微血管减压术等。症状性三叉神经痛应针对病因进行相应治疗。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允许上传的最大文件为1 MB。 您可以上传:图像, 音频, 视频, 文档, 电子表格, 互动, 文本, 存档, 代码, 其他 评论文本中插入的YouTube、Facebook、Twitter和其他服务的链接将自动嵌入。 Drop file here